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口嘴
kǒu zuǐ

【拼音】:kǒu zuǐ

【注音】:ㄎㄡˇㄗㄨㄟˇ

【结构】:口(独体结构)嘴(左右结构)

【简体】:口嘴

【繁体】:口嘴

字义分解
口嘴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口觜'。2.指言语。
基础解释
亦作/'口觜/',见/'口嘴/'。指言语。
引证解释
⒈亦作“口觜”。指言语。引《五灯会元·泐潭祥禅师法嗣·开善木庵道琼首座》:“口觜不中,祥老子爱向丛林鼓是非,分付雪峰山首座为吾痛駡莫饶伊。”《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见者都嫌闻者唾,只为从前口嘴多。”《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昔年赵昂和瑞姐曾来劝諫,只为一时之惑,反将他来嗔责。如今却应了他们的口嘴,如何是好!”
网络解释
口嘴词语解析
综合释义
亦作“口觜”。指言语。《五灯会元·泐潭祥禅师法嗣·开善木庵道琼首座》:“口觜不中,祥老子爱向丛林鼓是非,分付雪峰山首座为吾痛駡莫饶伊。”《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见者都嫌闻者唾,只为从前口嘴多。”《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昔年赵昂和瑞姐曾来劝諫,只为一时之惑,反将他来嗔责。如今却应了他们的口嘴,如何是好!”口嘴[kǒuzuǐ]言语。《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见者都嫌闻者唾,只为从前口嘴多。」
网友释义
kǒuzuǐㄎㄡˇㄗㄨㄟˇ口嘴亦作“口觜”。指言语。《五灯会元·泐潭祥禅师法嗣·开善木庵道琼首座》:“口觜不中,祥老子爱向丛林鼓是非,分付雪峰山首座为吾痛骂莫饶伊。”《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见者都嫌闻者唾,只为从前口嘴多。”《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昔年赵昂和瑞姐曾来劝谏,只为一时之惑,反将他来嗔责。如今却应了他们的口嘴,如何是好
汉语大词典
亦作“口觜”。指言语。《五灯会元·泐潭祥禅师法嗣·开善木庵道琼首座》:“口觜不中,祥老子爱向丛林鼓是非,分付雪峰山首座为吾痛骂莫饶伊。”《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见者都嫌闻者唾,只为从前口嘴多。”《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昔年赵昂和瑞姐曾来劝谏,只为一时之惑,反将他来嗔责。如今却应了他们的口嘴,如何是好!”
国语辞典
言语。
辞典修订版
言语。《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见者都嫌闻者唾,只为从前口嘴多。」
口嘴造句
1.是非传闻',当然一定在别人口嘴上听闻我的八卦新闻',但是不代表我会像那样说三道四',不代表在我这可以收到什么爆料?
2.过合口嘴以后河槽渐宽,水流平缓。
3.宝钗见他这样直眉瞪眼地瞧着自己,觉得不好意思了,就扔下手链,转身要走,正看见黛玉蹬着门槛子站在门口,嘴里咬着手帕子在笑呢。
4.到了砬子后,看看车队已全部过完,我把他口中的麻袋布拽了出来,他连连吐了几口嘴中的赃物,把头一仰,若无其事地瞅着远方。
5.泰斯拉对着杰克说了一句因维语的“入口”,嘴里嘟囔着一些令杰克莫名其妙的东西。
6.我开始收拾我的东西,他不敢过来拦我,可怜兮兮的站在门口,嘴里嘟囔着让我原谅,他再也不烦这样的错误等。
7.“我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他!”母亲想了一想,她想用这个念头来抑制胸中的隐隐的不快的感觉,而不想用别的言语来说出这种慢慢地而又有力地使她的心冷得紧缩起来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增长起来,升到喉咙口,嘴里充满了干燥的苦味。母亲忍不住想要回头再看一次。
8.这句话让杨子昂心上连连牵动,分明想要说什么,可又说不出口,嘴唇只晓得微微嚅动。
9.只是口嘴快些,凡向人前,说成篇,道成溜,问一答十,问十道百。
10.两水在琼海县合口嘴会合始称万泉河,经嘉积至博鳌入南海。
口嘴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