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十七字诗
shí qī zì shī

【拼音】:shí qī zì shī

【注音】:ㄕˊㄑ一ㄗˋㄕ

【繁体】:十七字詩

字义分解
十七字诗的解释
词语解释
诽谐诗体。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于宋代山东·张山人·寿,流行于元祐·绍圣间。十七字诗[shíqīzìshī]⒈诽谐诗体。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于宋代山东·张山人·寿,流行于元祐·绍圣间。
基础解释
诽谐诗体。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
引证解释
⒈诽谐诗体。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於宋代山东张山人寿,流行于元祐绍圣间。参阅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卷十、宋洪迈《夷坚乙志·张山人诗》。引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饶次守十七字诗》:“龟父先归,作一絶题于余书室……次守既醒,作十七字和云:‘当时为举首,满意望龙飞。而今已报罢,且归。’盖龟父是年自洪州首荐,自今上初即位,无建试也。”
网络解释
十七字诗十七字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流行一种长起短结、滑稽诙谐、情趣盎然的诗体。“十七字诗”又称“无赖体”,俗称“瘸腿诗”、“吊脚诗”、“翘脚诗”,全诗四句,前三句均为五字,末句为两字,共十七字。据说这种诗体是由张山人首创的,张山人善作长短句,以诙谐独步京师。
综合释义
诽谐诗体。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於宋代山东张山人寿,流行于元祐绍圣间。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饶次守十七字诗》:“龟父先归,作一絶题于余书室……次守既醒,作十七字和云:‘当时为举首,满意望龙飞。而今已报罢,且归。’盖龟父是年自洪州首荐,自今上初即位,无建试也。”参阅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卷十、宋洪迈《夷坚乙志·张山人诗》。十七字诗[shíqīzìshī]。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于宋代山东张山人寿,流行于元佑绍圣间。
其他释义
1.诽谐诗体。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于宋代山东张山人寿,流行于元佑绍圣间。
十七字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