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罢退
退
bà tuì

【拼音】:bà tuì

【注音】:ㄅㄚˋㄊㄨㄟˋ

【结构】:罢(上下结构)退(半包围结构)

【简体】:罢退

【繁体】:罷退

字义分解
罢退的解释
词语解释
罢官退职。罢退[bàtuì]⒈罢官退职。
基础解释
罢官退职。
引证解释
⒈罢官退职。《汉书·刘向传》:“四人同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引望之、堪、更生议,欲白罢退之。”《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宋曾巩《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若不早具上陈,自求罢退,至於岁月寖久,不职之罪,已不可逃,虽欲乞身,已无可及。”
网络解释
罢退罢官退职
综合释义
罢官退职。《汉书·刘向传》:“四人同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堪、更生议,欲白罢退之。”《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宋曾巩《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若不早具上陈,自求罢退,至於岁月寖久,不职之罪,已不可逃,虽欲乞身,已无可及。”免职。《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也作「罢斥」、「罢黜」。
网友释义
银兴花园社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文化路东端,辖区面积约5000平方米,社区成立于2005年6月,居民住宅楼八栋,40个单元,居民327户,社区总人口998人。社区工作人员4名,协管党员136人,居民代表16人,治安人员5名,法律服务人员1名,医疗卫生服务1名。银兴花园社区以社区建设为重点,以社区服务为突破口,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服务宗旨,
汉语大词典
罢官退职。《汉书·刘向传》:“四人同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堪、更生议,欲白罢退之。”《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其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宋曾巩《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若不早具上陈,自求罢退,至于岁月寖久,不职之罪,已不可逃,虽欲乞身,已无可及。”
国语辞典
免职。《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也作「罢斥」、「罢黜」。罢退[bàtuì]⒈免职。也作「罢斥」、「罢黜」。引《三国志·卷三·魏书·明帝纪》:「浮华不务道本者,皆罢退之。」近罢免罢黜
其他释义
1.罢官退职。
罢退造句
1.晏等依势用事,附会者升进,违忤者罢退,内外望风,莫敢忤旨。
2.纵观此次事件,汉武得阿娇作妇,却不见金屋,反而因一次巫蛊事件罢退陈皇后于长门,使其郁郁而终。 
3.到了年中,“鸡”刚“鸣”罢退下,“蚊”又开始闹腾肆虐。
4.陛下广求人才,您认为我讲的话对的,是个人才,就重用我;不是人才,也就罢退我,不要让我在这里浪费粮食。
5.一表未能同罢退,立朝终觉愧君多。
6.光武帝何以要舍近求远罢退功臣起用文吏?功臣们的学政素养并不差。
7.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https://www。chazidian。com/zj-6976/查字典造句网)
罢退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