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捐班
juān bān

【拼音】:juān bān

【注音】:ㄐㄨㄢㄅㄢ

【结构】:捐(左右结构)班(左中右结构)

【简体】:捐班

【繁体】:捐班

字义分解
捐班的解释
词语解释
捐班juānbān。(1)清代指不通过科举考试而向官府捐纳银钱换取官职。捐班[juānbān]⒈清代指不通过科举考试而向官府捐纳银钱换取官职。例捐班出身。英contribute;
基础解释
清代指不通过科举考试而向官府捐纳银钱换取官职捐班出身
引证解释
⒈捐纳出身的官吏。引《清史稿·选举志七》:“﹝乾隆﹞四十年,兵部侍郎高朴言:‘捐班知县,不许分发,恐有碍举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那捐班里面,更不必説了,他们那里是做官,其实也在那里同我此刻一样的做生意。”鲁迅《准风月谈·各种捐班》:“清朝的中叶,要做官可以捐,叫做‘捐班’的便是这一伙。”
网络解释
捐班捐班,拼音juānbān,是指由捐纳财物得官者称捐班。
综合释义
捐纳出身的官吏。《清史稿·选举志七》:“﹝乾隆﹞四十年,兵部侍郎高朴言:‘捐班知县,不许分发,恐有碍举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那捐班里面,更不必説了,他们那里是做官,其实也在那里同我此刻一样的做生意。”鲁迅《准风月谈·各种捐班》:“清朝的中叶,要做官可以捐,叫做‘捐班’的便是这一伙。”捐班[juānbān]旧时捐纳钱财而得官的人。《清史稿.卷一一二.选举志七》:「捐班知县,不许分发,恐有碍举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那捐班里面,更不必说了,他们那里是做官,其实也在那里同我此刻一样的做生意。」
网友释义
捐班,拼音juānbān,是指由捐纳财物得官者称捐班。
汉语大词典
捐纳出身的官吏。《清史稿·选举志七》:“﹝乾隆﹞四十年,兵部侍郎高朴言:‘捐班知县,不许分发,恐有碍举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那捐班里面,更不必说了,他们那里是做官,其实也在那里同我此刻一样的做生意。”鲁迅《准风月谈·各种捐班》:“清朝的中叶,要做官可以捐,叫做‘捐班’的便是这一伙。”
国语辞典
旧时捐纳钱财而得官的人。捐班[juānbān]⒈旧时捐纳钱财而得官的人。引《清史稿·卷一一二·选举志七》:「捐班知县,不许分发,恐有碍举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那捐班里面,更不必说了,他们那里是做官,其实也在那里同我此刻一样的做生意。」英语tocontribute
辞典修订版
旧时捐纳钱财而得官的人。《清史稿.卷一一二.选举志七》:「捐班知县,不许分发,恐有碍举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那捐班里面,更不必说了,他们那里是做官,其实也在那里同我此刻一样的做生意。」
其他释义
1.捐纳出身的官吏。
捐班造句
1.原来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买官的钱,就足够抬一轿子,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
2.胡雪岩原来是“捐班”官员,三品道员只能顶戴蓝宝石,这下戴上“红顶子”,成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红顶商人”。
3.但论地位,论功名,一个捐班知县高居在上,总不免局促异常。
4.大清故例,捐班者授予实职后,须到午门外“望阙谢恩”,官帽都是皇家制造,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所有新任官员都得向皇帝感恩戴德。
5.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去的时代,买官的捐班比较容易犯事的缘故。
6.捐班可以捐到三品道员,自然也就有诰封。
7.因而有赀者为“捐班清流”,有佳子弟者为“诰封清流”。
8.而且,他当上封疆大吏,底子是个捐来的道员,以捐班升任封疆大吏的,整个清朝就只有两人,一个是他,另一个则是因为电视剧而家喻户晓的李卫。
9.晚清很典型,原来做官要考试,但太平天国之乱,政府急等钱用,捐班一开,成批的官帽子涌上来了。
10.道光中安徽举人朱凤鸣上书,指出用捐班等于是专用小。
捐班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