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专行
zhuān xíng

【拼音】:zhuān xíng

【注音】:ㄓㄨㄢㄒ一ㄥˊ

【结构】:专(独体结构)行(左右结构)

【繁体】:專行

字义分解
专行的解释
词语解释
独断独行。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独特的德行。专行[zhuānxíng]⒈独断独行。⒉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⒊独特的德行。
基础解释
独断独行。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独特的德行。
引证解释
⒈独断独行。引《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杜预注:“欲专其所行而不得。”《淮南子·主术训》:“其立君也,所以剬有司使无专行。”《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公子翬兵权在手,伐郑伐宋,专行无忌。”⒉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引《教行信证·六本》:“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⒊独特的德行。引宋叶适《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幼孤,母林氏有专行,切切课君从三兄学。”
网络解释
专行专行,指独断独行。
综合释义
独断独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杜预注:“欲专其所行而不得。”《淮南子·主术训》:“其立君也,所以剬有司使无专行。”《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公子翬兵权在手,伐郑伐宋,专行无忌。”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教行信证·六本》:“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独特的德行。宋叶适《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幼孤,母林氏有专行,切切课君从三兄学。”
汉语大词典
(1).独断独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杜预注:“欲专其所行而不得。”《淮南子·主术训》:“其立君也,所以剬有司使无专行。”《东周列国志》第七回:“公子翚兵权在手,伐郑伐宋,专行无忌。”(2).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教行信证·六本》:“专行者,专修一善,故曰专行。”(3).独特的德行。宋叶适《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幼孤,母林氏有专行,切切课君从三兄学。”
其他释义
1.独断独行。2.佛教语。谓摒弃其余﹐专崇一法。3.独特的德行。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专行造句
1.他一贯独断专行,作风霸道。
2.既然“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了,那就自然会滋生独断专行的工作作风,拥有了这种工作作风,贪官就会变得格外的强横霸道,容不得别人的半点不同意见。 
3.晚生更知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宰相若要做一个独断专行的权臣,自当取了苏某的脑袋警醒后人;若宰相要做一个中兴之臣,难道就不该有一点海纳百川的雅量?
4.在年轻气盛的贝勒载涛主持下,军谘府独断专行,各省新军统制及参谋处上层军官的任命权全部抓到了自己手中。
5.贪包括贪得无厌,好大喜功,骄奢淫佚;愎包括刚愎自用,不纳谏言,独断专行
6.投资决策时,既要集思广益,又要独断专行
7.有不少观察家认为,最近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中国兵连祸结、国势日衰,全要归咎于蒋介石的独断专行
8.值得注意的是,甚至有的英主也看到皇帝独断专行的危害。
9.他这样独断专行,会损害自己的威信。
10.将军做事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专行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