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山越
shān yuè

【拼音】:shān yuè

【注音】:ㄕㄢㄩㄝˋ

【结构】:山(独体结构)越(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山越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对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通称。山越[shānyuè]⒈古代对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通称。
引证解释
⒈古代对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通称。引《后汉书·灵帝纪》:“丹阳山越贼围太守陈夤,夤击破之。”《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新唐书·裴休传》:“剧贼栗鍠诱山越为乱,陷州县。”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三国志四·山越》:“山越者,自周秦以来,南蛮总称百越,伏处深山,故名山越。”
网络解释
山越(三国时期出现的山贼式武装集团)山越是汉末三国时期江南地区越部落占山为王武装势力的统称。东汉末年,黄巾之始,天下大乱,有潘临、彭绮、彭式、费栈、祖郎、严白虎、金奇、毛甘、黄乱等诸多地方割据势力,因社会动荡,或者不纳王租而占山为王,被统称为山越。
综合释义
古代对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通称。《后汉书·灵帝纪》:“丹阳山越贼围太守陈夤,夤击破之。”《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新唐书·裴休传》:“剧贼栗鍠诱山越为乱,陷州县。”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三国志四·山越》:“山越者,自周秦以来,南蛮总称百越,伏处深山,故名山越。”
汉语大词典
古代对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通称。《后汉书·灵帝纪》:“丹阳山越贼围太守陈夤,夤击破之。”《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新唐书·裴休传》:“剧贼栗锽诱山越为乱,陷州县。”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三国志四·山越》:“山越者,自周秦以来,南蛮总称百越,伏处深山,故名山越。”
其他释义
1.古代对南方山区少数民族的通称。
山越造句
1.金蛇狂舞马年到,四蹄狂奔奔小康,快马加鞭事业旺,爱情甜蜜马成双,年末抱个小马驹,夫妻恩爱三马家,你是黑马要出现,翻山越岭你当先。
2.爆竹烟花密密响,对联窗纸红红贴。朋友思念值佳节,真诚祝福不会缺,愿你马年福无边,一马当先千山越,龙马精神体康安,马到成功乐不绝!
3.无根道人将辉超带上崂山后,一边精心抚养,一边熬炼他的筋骨,等辉超长到七八岁时,已是身轻体健,爬山越岭犹如灵猿,两眼湛湛放光,内功已是不浅。
4.摆脱空间的限制,挣脱时间的束缚,不在乎距离的遥远,无畏惧世间的忧愁,越过千山越过万水,只是为了深情地对你说上一句:天冷要穿棉袄!
5.横跨南盘江后,架设拱形桥横跨芭蕉箐,设计桥隧相连穿山越谷。
6.还记得第一次遇到“她”,我正在饭厅里的黑色单人沙发上“攀山越岭”,瞄到老爸回家,瞬间对他手里的黄砖头产生了兴趣。
7.儿童节就要到了,我跨过千山越过万水,顶着烈日冒着风雨,把这件最重要的东西送给你,只让你过一个温馨爽朗的儿童节。收下吧,这快乐尿不湿。
8.这叫木牛流马,是奇巧门高手侯天机制作的,能够自动翻山越岭,常用它们运送粮食盐巴等货物。
9.逾山越海:越过山海。谓长途跋涉。
10.最后忠心的祝愿,龙魂蜀山越来越好,早日的成为传奇世界的霸主。
山越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