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捶丸
chuí wán

【拼音】:chuí wán

【注音】:ㄔㄨㄟˊㄨㄢˊ

【结构】:捶(左右结构)丸(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捶丸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球类竞技游戏之一。在旷地画线为基,离基线远处掘一浅穴为窝;球置基中,以棒击之,入窝者为胜。捶丸[chuíwán]⒈古代球类竞技游戏之一。在旷地画线为基,离基线远处掘一浅穴为窝;球置基中,以棒击之,入窝者为胜。
引证解释
⒈古代球类竞技游戏之一。在旷地画线为基,离基线远处掘一浅穴为窝;球置基中,以棒击之,入窝者为胜。引元宁志老人《<丸经>序》:“捶丸,古战国之遗策也……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盛以锦囊,击以綵棒,碾玉缀顶,饰金缘边,深求古人之遗製而益致其精也。”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折莫是捶丸气毬,围棊双陆,顶鍼续麻,折白道字。”
网络解释
捶丸“捶”即击打,“丸”即小球。捶丸,即是我国古代以球杖击球入穴的一种运动项目。前身可能是唐代马球中的步打球。当时的步打球类似现代的曲棍球,有较强的对抗性。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同场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依次击球的非对抗性比赛,球门改为球穴,名称也随之改称“捶丸”。
综合释义
古代球类竞技游戏之一。在旷地画线为基,离基线远处掘一浅穴为窝;球置基中,以棒击之,入窝者为胜。元宁志老人《<丸经>序》:“捶丸,古战国之遗策也……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盛以锦囊,击以綵棒,碾玉缀顶,饰金缘边,深求古人之遗製而益致其精也。”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折莫是捶丸气毬,围棊双陆,顶鍼续麻,折白道字。”捶丸[chuíwán]一种古代的球类游戏。方法是在地上划线为基,纵横各约一尺,在基的直前方远处掘一个洞穴称窝,取球放在基内,用棒击之,把球打进窝内者为胜。此种游戏盛行于宋、金、元各朝代。
汉语大词典
古代球类竞技游戏之一。在旷地画线为基,离基线远处掘一浅穴为窝;球置基中,以棒击之,入窝者为胜。元宁志老人《〈丸经〉序》:“捶丸,古战国之遗策也……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盛以锦囊,击以綵棒,碾玉缀顶,饰金缘边,深求古人之遗制而益致其精也。”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折莫是捶丸气毬,围棋双陆,顶针续麻,折白道字。”
国语辞典
一种古代的球类游戏。方法是在地上划线为基,纵横各约一尺,在基的直前方远处掘一个洞穴称窝,取毬放在基内,用棒击之,把毬打进窝内者为胜。此种游戏盛行于宋、金、元各朝代。捶丸[chuíwán]⒈一种古代的球类游戏。方法是在地上划线为基,纵横各约一尺,在基的直前方远处掘一个洞穴称窝,取毬放在基内,用棒击之,把毬打进窝内者为胜。此种游戏盛行于宋、金、元各朝代。
其他释义
也称“步击”。古代球类游戏之一。在旷地上画出一尺见方为球基,离球基数十至百步远处,作若干球窝(穴),旁树彩旗。游戏者轮流持下端弯曲的木棍从球基击球入球窝而决胜负。似今高尔夫球。流行于宋、元、明朝年间。由步打球演化而来。
捶丸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