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倒曳
dǎo yè

【拼音】:dǎo yè

【注音】:ㄉㄠˇ一ㄝˋ

【结构】:倒(左右结构)曳(独体结构)

【简体】:倒曳

【繁体】:倒曳

字义分解
倒曳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倒拽'。倒拖;倒拉。
基础解释
亦作/'倒拽/',见/'倒曳/'。倒拖;倒拉。
引证解释
⒈亦作“倒拽”。倒拖;倒拉。引《北史·赵仲卿传》:“微有不理者,仲卿輒召主掌挞其胸背,或解衣倒曳於荆棘中,时人谓之於菟。”《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碌乱了半夜,周三背了包裹,倒拽上门,迤邐出北关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众皂隶一齐动手,把……那尼姑横拖倒拽,捉将下来。”
网络解释
倒曳dǎoyèㄉㄠˇㄧㄜˋ倒曳亦作“倒拽”。倒拖;倒拉。《北史·赵仲卿传》:“微有不理者,仲卿辄召主掌挞其胸背,或解衣倒曳於荆棘中,时人谓之於菟。”《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碌乱了半夜,周三背了包裹,倒拽上门,迤逦出北关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众皂隶一齐动手,把……那尼姑横拖倒拽,捉将下来。”
综合释义
亦作“倒拽”。倒拖;倒拉。《北史·赵仲卿传》:“微有不理者,仲卿輒召主掌挞其胸背,或解衣倒曳於荆棘中,时人谓之於菟。”《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碌乱了半夜,周三背了包裹,倒拽上门,迤邐出北关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众皂隶一齐动手,把……那尼姑横拖倒拽,捉将下来。”
网友释义
dǎoyèㄉㄠˇㄧㄜˋ倒曳 亦作“倒拽”。倒拖;倒拉。《北史·赵仲卿传》:“微有不理者,仲卿辄召主掌挞其胸背,或解衣倒曳於荆棘中,时人谓之於菟。”《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碌乱了半夜,周三背了包裹,倒拽上门,迤逦出北关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众皂隶一齐动手,把……那尼姑横拖倒拽,捉将下来。”
汉语大词典
亦作“倒拽”。倒拖;倒拉。《北史·赵仲卿传》:“微有不理者,仲卿辄召主掌挞其胸背,或解衣倒曳于荆棘中,时人谓之于菟。”《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碌乱了半夜,周三背了包裹,倒拽上门,迤逦出北关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众皂隶一齐动手,把……那尼姑横拖倒拽,捉将下来。”
其他解释
倒引也。《北史·赵仲卿传》:「或解一倒于荆棘中。」
其他释义
1.亦作'倒拽'。2.倒拖;倒拉。
倒曳造句
1.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
2.帝辛乃帝乙之三子,封号寿王,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曾深得帝乙欢心,立为太子。
3.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
4.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https://www.chazidian.com/zj-103044/造句网)
5.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103044/]
6.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心无白骨。(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03044/)
倒曳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