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淡水dànshuǐ。(1)几乎不含盐的水。淡水[dànshuǐ]⒈几乎不含盐的水。英freshwater;
基础解释
(名)含盐分极少的水。
引证解释
⒈含盐分极少的水。引南朝梁慧皎《高僧传·求那跋陀罗》:“乃随舶泛海,中途风止,淡水復竭,举舶忧惶。”陆俊超《惊涛骇浪万里行》:“大副同志!第一号淡水仓增加了半呎水!”⒉见“淡水交情”。
网络解释
淡水(词语概念)淡水即含盐量小于0.5g/L的水。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千米,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
综合释义
含盐分极少的水。南朝梁慧皎《高僧传·求那跋陀罗》:“乃随舶泛海,中途风止,淡水復竭,举舶忧惶。”陆俊超《惊涛骇浪万里行》:“大副同志!第一号淡水仓增加了半呎水!”见“淡水交情”。
网友释义
淡水即含盐量小于0.5g/L的水。地球上水的总量为14亿立方千米,地球上的水很多,淡水储量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3%,而且其中的68.7%又属于固体冰川,分布在难以利用的高山和南、北两极地区,还有一部分淡水埋藏于地下很深的地方,很难进行开采。
汉语大词典
(1).含盐分极少的水。南朝梁慧皎《高僧传·求那跋陀罗》:“乃随舶泛海,中途风止,淡水复竭,举舶忧惶。”陆俊超《惊涛骇浪万里行》:“大副同志!第一号淡水仓增加了半呎水!”(2).见“淡水交情”。
国语辞典
地名。在台北市西北,淡水河河口的北岸。早期淡水港为贸易主要出入港,市面繁荣,而今河口淤塞,风光不再,街景多留有昔日色彩,具历史意义。淡水[dànshuǐ]⒈地名。在台北市西北,淡水河河口的北岸。早期淡水港为贸易主要出入港,市面繁荣,而今河口淤塞,风光不再,街景多留有昔日色彩,具历史意义。⒉含盐分极少的水。反咸水英语DanshuiorTanshuitowninNewTaipeiCity新北市[Xin1bei3shi4],Taiwan,potablewater(waterwithlowsaltcontent),freshwater德语Süßwasser(S),Danshui(StadtimNordenvonTaiwan)(Eig,Geo)法语eaudouce
辞典修订版
地名。在台北市西北,淡水河河口的北岸。早期淡水港为贸易主要出入港,市面繁荣,而今河口淤塞,风光不再,街景多留有昔日色彩,具历史意义。也称为「沪尾」。含盐分极少的水。
辞典简编版
位于台北市西北,淡水河口北岸的一地,过去称为「沪尾」。早期商业发达,而今因河口淤塞,风光不再,街景多留有昔日色彩,具历史意义。 【造句】淡水的夕阳,是此地有名的胜景。含盐分极少的水。 【造句】鲤鱼、吴郭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鱼。
其他释义
1.含盐分极少的水。2.见'淡水交情'。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