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秦地
qín dì

【拼音】:qín dì

【注音】:ㄑ一ㄣˊㄉ一ˋ

【结构】:秦(上下结构)地(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秦地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指秦国所辖的地域。2.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秦地[qíndì]⒈指秦国所辖的地域。⒉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基础解释
指秦国所辖的地域。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引证解释
⒈指秦国所辖的地域。引《战国策·秦策一序》:“苏张説,外自弘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皆秦地。”《晋书·地理志上》:“及平王东迁洛邑,以岐酆之地赐秦襄公,则为秦地,累世都之,至始皇,遂平六国。”唐杜甫《洞房》诗:“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梁启超《战国载记·纪列国疆域形势章》:“其时秦地之广,乃仅与韩、宋、燕比肩。”⒉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引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智严》:“彼诸道俗闻而叹曰:‘秦地乃有求道沙门矣!’”
网络解释
秦地秦地是指秦国最初的领地,主要位于今天甘肃天水一带。也指秦国所统辖的疆域。后指陕西关中一带(包括陇右地区和陕西关中大部)。
综合释义
指秦国所辖的地域。《战国策·秦策一序》:“苏张説,外自弘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皆秦地。”《晋书·地理志上》:“及平王东迁洛邑,以岐酆之地赐秦襄公,则为秦地,累世都之,至始皇,遂平六国。”唐杜甫《洞房》诗:“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梁启超《战国载记·纪列国疆域形势章》:“其时秦地之广,乃仅与韩、宋、燕比肩。”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智严》:“彼诸道俗闻而叹曰:‘秦地乃有求道沙门矣!’”
汉语大词典
(1).指秦国所辖的地域。《战国策·秦策一序》:“苏张说,外自弘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皆秦地。”《晋书·地理志上》:“及平王东迁洛邑,以岐酆之地赐秦襄公,则为秦地,累世都之,至始皇,遂平六国。”唐杜甫《洞房》诗:“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梁启超《战国载记·纪列国疆域形势章》:“其时秦地之广,乃仅与韩、宋、燕比肩。”(2).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智严》:“彼诸道俗闻而叹曰:‘秦地乃有求道沙门矣!’”
秦地造句
1.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2.将军您不如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南面称孤,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相比,哪个上算呢?
3.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
4.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秦地也由富饶渐渐变为贫瘠,但强悍的秦人血脉却千年不绝,骚动于我的血管中。
6.陕甘一带古为秦地,故称秦腔,俗称“乱弹”“桄桄子”,在明朝之前已经形成。
7.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 
8.在秦人质朴无华的谈笑言行中,稍加注意就会品味出文化的底蕴,在秦地平常无奇的街巷阡陌里,略微留心就会发现历史的斑驳。 
9.当前,国内外地理学史界对中国先秦地理学的成就普遍认识不够。
10.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
秦地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