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切切
qiè qiè

【拼音】:qiè qiè

【简体】:切切

【繁体】:切切

字义分解
切切的解释
词语解释
切切qièqiè。(1)急切;急迫。(2)哀怨、忧伤貌。(3)深切。(4)恳挚。(5)务必;必须——多用于书信。(6)用在布告、条令等尾,表示再三告诫。(7)形容声音轻细而急促。切切[qièqiè]⒈急切;急迫。例何至切切如此。英earnestly;urgently;⒉哀怨、忧伤貌。例心切切而内圮。英worried;⒊深切。例切切为恨。英deep;profound;⒋恳挚。例待我心切切。英earnestandsincere;⒌务必;必须——多用于书信。例切切不可忘记。英besureto;⒍用在布告、条令等尾,表示再三告诫。例切切此布。英usedattheendofregulationsoranotice,expressingthenotionofurgingagainandagain;⒎形容声音轻细而急促。例以弦切切。——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嘈嘈切切错杂弹。
基础解释
1.情意真诚恳切。2.深切的。3.十分忧怨哀伤。4.怀念、思念。5.状声词:(1)​形容声音悲切。(2)​形容声音细小。6.告诫、叮咛的语辞。多用在公文末尾。
引证解释
⒈相互敬重切磋勉励貌。引《广雅·释训》:“切切,敬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导之以道而勿强也,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憘憘,朋友切切。”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朋友之集,类味之游,莫切切进德,誾誾修业,攻过弼违,讲道精义。”⒉急切,急迫。引汉桓宽《盐铁论·国疾》:“夫辩国家之政事,论执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此乎?”宋朱熹《壬午应诏封事》:“切切然今日降一詔,明日行一事。”明李贽《答耿司寇书》:“且吾闻金吾亦人杰也,公切切焉欲其讲学,是何主意?”⒊哀怨、忧伤貌。引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知王好之,每入与语,遂有勇壮之气,稍道其讎,而有切切之色。”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形惸惸而外施,心切切而内圮。”唐韦夏卿《别张贾》诗:“切切别思缠,萧萧征骑烦。”宋梅尧臣《思归赋》:“切切余怀,欲辞印綬。”《红楼梦》第二六回:“独立墻角边花荫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⒋恳挚。引《后汉书·窦武传》:“而詔书切切,犹以舅氏田宅为言。”宋梅尧臣《送韩六玉汝宰钱塘》诗:“今逾二十年,志愿徒切切。”明李东阳《泊故城》诗:“同袍乌臺彦,待我心切切。”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小年》:“主人切切挽留,不闻应答。”⒌深切。引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王荆公退居钟山,切切以吕吉甫为恨。”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我想兄弟一别,早已三年光景,时常切切在心,未敢有忘。”明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梅子读其诗,又切切然痛恨知名之晚也。”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义居》:“自以身在季,不得专,切切为恨。”⒍再三告诫之词。多用于下行公文结尾。引清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切切!”太平天囯洪仁玕《军次实录》:“兹留数语,令尔细思,或有幡然之悟,执此求见,仍不失为中土花民也。切切。此諭。”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倘有不法之徒,胆敢阴谋捣乱,本府本处言出法随,勿谓言之不预。切切。此布。”⒎象声词。形容声音轻细。引《诗·桧风·素冠》“我心藴结兮”毛传:“援琴而絃,切切而哀作。”《后汉书·窦武传》:“外閒切切,请出御德阳前殿。”唐白居易《琵琶行》:“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穿楼而过,闻人语切切。”鲁迅《彷徨·祝福》:“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⒏象声词。形容声音凄切。引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诗:“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唐皇甫冉《魏十六还苏州》诗:“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前蜀贯休《夜夜曲》:“蟪蛄切切风骚骚,芙蓉喷香蟾蜍高。”宋罗烨《姑苏钱氏归乡壁记于道》诗:“碧落翩翩飞雁过,青山切切子规啼。”《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切切夕风急,露滋庭草湿。良人去不回,焉知掩闺泣。”
网络解释
切切切切,象声词,形容声音轻细,或声音凄切。在古代汉语中还有急切急迫、哀怨、忧伤貌、恳挚、深切之意。见汉桓宽《盐铁论·国疾》:“夫辩国家之政事,论执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此乎?”
综合释义
相互敬重切磋勉励貌。《广雅·释训》:“切切,敬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导之以道而勿强也,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憘憘,朋友切切。”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朋友之集,类味之游,莫切切进德,誾誾修业,攻过弼违,讲道精义。”急切,急迫。汉桓宽《盐铁论·国疾》:“夫辩国家之政事,论执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此乎?”宋朱熹《壬午应诏封事》:“切切然今日降一詔,明日行一事。”明李贽《答耿司寇书》:“且吾闻金吾亦人杰也,公切切焉欲其讲学,是何主意?”哀怨、忧伤貌。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知王好之,每入与语,遂有勇壮之气,稍道其讎,而有切切之色。”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形惸惸而外施,心切切而内圮。”唐韦夏卿《别张贾》诗:“切切别思缠,萧萧征骑烦。”宋梅尧臣《思归赋》:“切切余怀,欲辞印綬。”《红楼梦》第二六回:“独立墻角边花荫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怀念、思念。《后汉书·窦武传》:“而詔书切切,犹以舅氏田宅为言。”宋梅尧臣《送韩六玉汝宰钱塘》诗:“今逾二十年,志愿徒切切。”明李东阳《泊故城》诗:“同袍乌臺彦,待我心切切。”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小年》:“主人切切挽留,不闻应答。”深切。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王荆公退居钟山,切切以吕吉甫为恨。”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我想兄弟一别,早已三年光景,时常切切在心,未敢有忘。”明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梅子读其诗,又切切然痛恨知名之晚也。”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义居》:“自以身在季,不得专,切切为恨。”再三告诫之词。多用于下行公文结尾。清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切切!”太平天囯洪仁玕《军次实录》:“兹留数语,令尔细思,或有幡然之悟,执此求见,仍不失为中土花民也。切切。此諭。”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倘有不法之徒,胆敢阴谋捣乱,本府本处言出法随,勿谓言之不预。切切。此布。”象声词。形容声音轻细。《诗·桧风·素冠》“我心藴结兮”毛传:“援琴而絃,切切而哀作。”《后汉书·窦武传》:“外閒切切,请出御德阳前殿。”唐白居易《琵琶行》:“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穿楼而过,闻人语切切。”鲁迅《彷徨·祝福》:“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象声词。形容声音凄切。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诗:“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唐皇甫冉《魏十六还苏州》诗:“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前蜀贯休《夜夜曲》:“蟪蛄切切风骚骚,芙蓉喷香蟾蜍高。”宋罗烨《姑苏钱氏归乡壁记于道》诗:“碧落翩翩飞雁过,青山切切子规啼。”《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切切夕风急,露滋庭草湿。良人去不回,焉知掩闺泣。”
网友释义
切切,象声词,形容声音轻细,或声音凄切。在古代汉语中还有急切急迫、哀怨、忧伤貌、恳挚、深切之意。见汉桓宽《盐铁论·国疾》:“夫辩国家之政事,论执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此乎?”
汉语大词典
相互敬重切磋勉励貌。《广雅·释训》:“切切,敬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导之以道而勿强也,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憘憘,朋友切切。”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朋友之集,类味之游,莫切切进德,訚訚修业,攻过弼违,讲道精义。”(1).急切,急迫。汉桓宽《盐铁论·国疾》:“夫辩国家之政事,论执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此乎?”宋朱熹《壬午应诏封事》:“切切然今日降一诏,明日行一事。”明李贽《答耿司寇书》:“且吾闻金吾亦人杰也,公切切焉欲其讲学,是何主意?”(2).哀怨、忧伤貌。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知王好之,每入与语,遂有勇壮之气,稍道其雠,而有切切之色。”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形茕茕而外施,心切切而内圮。”唐韦夏卿《别张贾》诗:“切切别思缠,萧萧征骑烦。”宋梅尧臣《思归赋》:“切切余怀,欲辞印绶。”《红楼梦》第二六回:“独立墙角边花荫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3).恳挚。《后汉书·窦武传》:“而诏书切切,犹以舅氏田宅为言。”宋梅尧臣《送韩六玉汝宰钱塘》诗:“今逾二十年,志愿徒切切。”明李东阳《泊故城》诗:“同袍乌台彦,待我心切切。”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小年》:“主人切切挽留,不闻应答。”(4).深切。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王荆公退居钟山,切切以吕吉甫为恨。”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我想兄弟一别,早已三年光景,时常切切在心,未敢有忘。”明袁宏道《叙梅子马王程稿》:“梅子读其诗,又切切然痛恨知名之晚也。”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义居》:“自以身在季,不得专,切切为恨。”(5).再三告诫之词。多用于下行公文结尾。清林则徐《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切切!”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兹留数语,令尔细思,或有幡然之悟,执此求见,仍不失为中土花民也。切切。此谕。”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倘有不法之徒,胆敢阴谋捣乱,本府本处言出法随,勿谓言之不预。切切。此布。”(6).象声词。形容声音轻细。《诗·桧风·素冠》“我心蕴结兮”毛传:“援琴而弦,切切而哀作。”《后汉书·窦武传》:“外閒切切,请出御德阳前殿。”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穿楼而过,闻人语切切。”鲁迅《彷徨·祝福》:“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7).象声词。形容声音凄切。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诗:“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唐皇甫冉《魏十六还苏州》诗:“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前蜀贯休《夜夜曲》:“蟪蛄切切风骚骚,芙蓉喷香蟾蜍高。”宋罗烨《姑苏钱氏归乡壁记于道》诗:“碧落翩翩飞雁过,青山切切子规啼。”《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切切夕风急,露滋庭草湿。良人去不回,焉知掩闺泣。”
国语辞典
情意真诚恳切,如:「切切毋违」。切切[qièqiè]⒈情意真诚恳切。引《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⒉深切的。引《西游记·第三二回》:「行者闻言,把功曹叱退,切切在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行修见说得奇怪,切切记之于心。」⒊十分忧怨哀伤。引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形惸惸而外施,心切切而内圮。」唐·韦夏卿〈别张贾〉诗:「切切别思缠,萧萧征骑烦。」⒋怀念、思念。引唐·张九龄〈西江夜行〉诗:「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使小生切切于怀,放心不下。」⒌状声词:(1)​形容声音悲切。宋·欧阳修〈秋声赋〉:「凄凄切切,呼号愤发。」(2)​形容声音细小。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⒍告诫、叮咛的语辞。多用在公文末尾。例如:「切切毋违」。近千万英语urgently,eagerly,worried,(urgesbto)​besureto,itisabsolutelyessentialto(followtheaboveinstruction)​德语vordringlich法语absolument,àtoutprix,surtout,respecterrigoureusement(unerègle)​
辞典修订版
情意真诚恳切。《论语.子路》:「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深切的。《西游记.第三二回》:「行者闻言,把功曹叱退,切切在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行修见说得奇怪,切切记之于心。」十分忧怨哀伤。南朝梁.江淹〈伤爱子赋〉:「形惸惸而外施,心切切而内圮。」唐.韦夏卿〈别张贾〉诗:「切切别思缠,萧萧征骑烦。」怀念、思念。唐.张九龄〈西江夜行〉诗:「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使小生切切于怀,放心不下。」状声词:(1)形容声音悲切。宋.欧阳修〈秋声赋〉:「凄凄切切,呼号愤发。」(2)形容声音细小。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告诫、叮咛的语辞。多用在公文末尾,如:「切切毋违」。
其他解释
1.敬也。三国魏、张揖《广雅·释训》:「切切,敬也。」
其他释义
1.相互敬重切磋勉励貌。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切切造句
1.特别是屏立海边的椰子树,总是向着大海的方向微倾着身躯,海风吹过,满头的秀发飘散开来,那种依依切切,似有所待的神情,活像是等待着亲人远航归来的渔家妇女。
2.我对绘画的喜爱不是叶公好龙,而是真真切切
3.这则报道言之凿凿,情之切切,让人感动。
4.情意切切,让人不忍卒读。
5.愿你如我,心难从很,切切为念,夜夜思邦。
6.他们两个人切切私语,好像在商量什么事。
7.淡淡粽叶香,浓浓朋友情,根根丝连线,切切轻易牵,好心情伴随着粽子的香气传给好朋友,祝你笑口常开,好运相伴,端午节快乐。
8.海底的动物常常在切切私语。
9.每一天,思绵绵,每一夜,情切切。想你犹如长江水,奔流到海不停歇;念你好似天上月,总是长圆从不缺。想你千百回。
10.上学时,友情隐藏在眼神里,看着它,真切切
切切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