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卓锡
zhuó xī

【拼音】:zhuó xī

【结构】:卓(上下结构)锡(左右结构)

【繁体】:卓錫

字义分解
卓锡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卓锡[zhuóxī]⒈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
引证解释
⒈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引元张伯淳《楞伽古木》诗:“道林卓锡旧种此,髣髴於今八百年。”明郑仲夔《耳新·梵胜》:“师卓锡岑山,苦心实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僧》:“西僧自西域来,一赴五臺,一卓锡泰山。”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发蛟》:“山之麓有古寺,曰清浄庵,地仅半弓,编茅为屋,一老僧卓锡其中。”
网络解释
卓锡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锡杖又名智杖、即是德杖,因为《锡杖经》说,爱持锡杖可“彰显驾圣智”、“行功德本”。法师云游时皆随身执持锡杖。因此名僧挂单某处,便称为“住锡”或“卓锡”,即立锡杖于某处之意。诸山禅师法祖,更以振锡举杖,启示玄机,指点妙义。现在传戒时,更以锡杖为圣物,新戒们轮流扶持锡杖,这已成了传戒法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
网友释义
卓锡,汉语词语,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锡杖又名智杖、即是德杖,因为《锡杖经》说,爱持锡杖可“彰显驾圣智”、“行功德本”。法师云游时皆随身执持锡杖。因此名僧挂单某处,便称为“住锡”或“卓锡”,即立锡杖于某处之意。诸山禅师法祖,更以振锡举杖,启示玄机,指点妙义。现在传戒时,更以锡杖为圣物,新戒们轮流扶持锡杖,这已成了传戒法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仪式。
汉语大词典
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元张伯淳《楞伽古木》诗:“道林卓锡旧种此,髣髴于今八百年。”明郑仲夔《耳新·梵胜》:“师卓锡岑山,苦心实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僧》:“西僧自西域来,一赴五台,一卓锡泰山。”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发蛟》:“山之麓有古寺,曰清净庵,地仅半弓,编茅为屋,一老僧卓锡其中。”
其他释义
1.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
卓锡造句
1.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
2.五台山水源丰富,溪泉很多,终年不竭,鸣泉潺潺,清淳甜润,著名的有清凉泉、甘露泉、卓锡泉、龙泉、玉泉、般若泉。
3.潮阳塔山的西岩,和东山的北岩,有卓锡泉的东岩,同列潮阳三岩而声名卓著。
4.寿昌年间,圆正云游至金城山,见这里群峰秀丽,林木蔚然,流泉飞瀑,更有古刹遗址,便遂卓锡于此。
5.法本便于石臼坨朝阳庵卓锡认师静安,代为主持.
6.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77325/造句)网
7.五台山水源丰富,溪泉很多,终年不竭,鸣泉潺潺,清淳甜润,著名的有清凉泉、甘露泉、卓锡泉、龙泉、玉泉、般若泉。(www.chazidian.com查字典卓锡造句)
卓锡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