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中庸之道
zhōng yōng zhī dào

【拼音】:zhōng yōng zhī dào

【注音】:ㄓㄨㄥㄩㄥㄓㄉㄠˋ

【词性】:成语。

【简体】:中庸之道

【繁体】:中庸之道

字义分解
中庸之道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中庸之道zhōngyōngzhīdào。(1)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中庸之道[zhōngyōngzhīdào]⒈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英thedoctrineofthemean;
基础解释
道:道理,这里指处世哲学。儒家的一种道德标准,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综合释义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的。◎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
国语辞典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处事态度。中庸之道[zhōngyōngzhīdào]⒈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处事态度。引《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吾等适才分处,甚得中庸之道,若再推逊,便是矫情沽誉了。」近不偏不倚德语DieLehredergoldenenMitte(Philos)​,MitteundMaß(Philos)​法语ZhongYong成语解释中庸之道
辞典修订版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处事态度。《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吾等适才分处,甚得中庸之道,若再推逊,便是矫情沽誉了。」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处事态度。醒世恒言˙卷二˙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吾等适才分处,甚得中庸之道,若再推逊,便是矫情沽誉了。
其他释义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处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近反义词
中庸之道造句
1.汉斯昆认为,各大宗教的共同点就在于六种观念,即关注人类的安宁,无条件地确认最基本的人性原则,遵行中庸之道,信奉"金律",确立一种道德榜样,期待意义和目的。
2.我们不会因为想要将企业的获利数字增加一个百分点,便结束比较不赚钱的事业,但同时我们也觉得只因公司非常赚钱便无条件去支持一项完全不具前景的投资的做法不太妥当,亚当?史密斯一定不赞同我第一项的看法,而卡尔?马克斯却又会反对我第二项见解,而采行中庸之道是惟一能让我感到安心的做法。
3.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中庸之道"的。
4.如果我们不以告别自己的传统为走向现代的依据,也不以全盘西化作为明天的方案,那么充分挖掘中庸以及类似中庸之道的传统自由精神资源,乃是一条较为切实的途径。
5.做人要脚步稳重,手要端庄有规矩,眼睛不要无礼乱视,整体外表要庄重肃穆,说话要适可而止,昂首挺胸气宇轩昂,呼吸要匀畅,平时要行中庸之道,要有良好的道德规范。
6.中国的儒家文化讲究柔中带刚的中庸之道,很适合肖邦这种诗意的音乐。不理解肖邦音乐的人可能会觉得比较柔和,但是深入了解肖邦之后,他的音乐其实是非常激昂的。
7.此人处世奉行中庸之道,凡事都是向姚崇看齐,随声附和,从不辩驳,人称伴食宰相。
8.流通性是金融立法中应考虑的首要原则,但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因素动荡不定,立法者未必能清楚预见法律施行后果,因而金融立法中多行中庸之道,流通性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9.思想必须以极端的方法才能进步,然而又必须以中庸之道才能延续。
10.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中,作为一种根本的处世之道,中庸之道一方面使人们普遍认识到行为的适度性,从而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这使得中国社会有着某种特殊的稳定性,这是它积极的一面。
中庸之道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