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路无拾遗
lù wú shí yí

【拼音】:lù wú shí yí

【注音】:ㄌㄨˋㄨˊㄕˊ一ˊ

【词性】:成语。

【简体】:路无拾遗

【繁体】:路無拾遺

字义分解
路无拾遗的解释
词语解释
路无拾遗lùwúshíyí。(1)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拾去据为己有,形容大治之世。
基础解释
见/'路不拾遗/',见“道不拾遗”。
引证解释
⒈见“路不拾遗”。
综合释义
指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路无拾遗[lùwúshíyí]形容社会风气良好。见道不拾遗条。孔子家语˙卷一˙相鲁: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明˙徐元˙八义记˙鉏麑触槐:今夕拜告神只,愿满朝文武,各依官职,谗言不入,运民路无拾遗。亦作道不拾遗、路不拾遗。
汉语大词典
见“路不拾遗”。《汉语大词典》:路不拾遗(路不拾遗)  拼音:lùbùshíyí谓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唐郑棨《开天传信记》:“丁壮之人,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亦作“路无拾遗”。《孔子家语·相鲁》:“长幼异食,彊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
国语辞典
形容社会风气良好。参见「道不拾遗」条。《孔子家语.卷一.相鲁》:「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明.徐元《八义记.鉏麑触槐》:「今夕拜告神祇,愿满朝文武,各依官职,谗言不入,运民路无拾遗。」也作「道不拾遗」、「路不拾遗」。
辞典修订版
形容社会风气良好。参见「道不拾遗」条。《孔子家语.卷一.相鲁》:「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明.徐元《八义记.鉏麑触槐》:「今夕拜告神只,愿满朝文武,各依官职,谗言不入,运民路无拾遗。」也作「道不拾遗」、「路不拾遗」。
成语词典版
01.《孔子家语.卷一.相鲁》:「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02.明.徐元《八义记.第一五出》:「今夕拜告神祗,愿满朝文武,各依官职,谗言不入,军民路无拾遗。」
其他释义
指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
出处
《孔子家语·相鲁》:“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中都鲁邑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如礼年五十异食也强弱异任、任谓力作之事各从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路无拾遗造句
1.当然,如果法制建设到位,综合治理落实,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社会环境安定,夜不闭户,路无拾遗,什么防身武器都没了市场。
2.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
3.一到了晚上,你邀上我,我邀上你,到各自的文化活动小组开展活动,呈现出夜不闭户,路无拾遗,歌舞升平的和谐景象。
4.国人能过上夜不闭户,路无拾遗的生活吗??
5.那就是城市治安环境能达到可以夜不闭户、路无拾遗的要求。
6.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7.国人能过上夜不闭户,路无拾遗的生活吗
8.国人能过上夜不闭户,路无拾遗的生活吗(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路无拾遗造句)
9.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
路无拾遗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