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两税
liǎng shuì

【拼音】:liǎng shuì

【结构】:两(独体结构)税(左右结构)

【繁体】:兩稅

字义分解
两税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夏税和秋税的合称。唐德宗时杨炎作两税法,并租庸调为一,令以钱输税。夏输不超过六月,秋输不超过十一月,故称两税。2.见'两税法'。两税[liǎngshuì]⒈夏税和秋税的合称。唐德宗时杨炎作两税法,并租庸调为一,令以钱输税。夏输不超过六月,秋输不超过十一月,故称两税。⒉见“两税法”。
引证解释
⒈夏税和秋税的合称。唐德宗时杨炎作两税法,并租庸调为一,令以钱输税。夏输不超过六月,秋输不超过十一月,故称两税。引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京城减收两税之半。”《新唐书·崔造传》:“造久在江左,疾钱穀诸使罔上,或干没自私,乃建言:‘天下两税,请委本道观察使、刺使选官部送京师。’”⒉见“两税法”。
网络解释
两税古代指唐起开始在夏和秋征收的两次土地税。
汉语大词典
(1).夏税和秋税的合称。唐德宗时杨炎作两税法,并租庸调为一,令以钱输税。夏输不超过六月,秋输不超过十一月,故称两税。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京城减收两税之半。”《新唐书·崔造传》:“造久在江左,疾钱谷诸使罔上,或干没自私,乃建言:‘天下两税,请委本道观察使、刺使选官部送京师。’”(2).见“两税法”。
两税造句
1.如田制,他能将西晋占田、北魏均田到唐代的租庸调,由租庸调到两税法,合成一个整体,且对别人不经意的每一个细微末节体现出他的春秋笔法、史学精神。
2.我国现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造成的两税并存的矛盾日益突出。
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两税并存的局面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
4.废除以前的租庸调和一切苛杂,各项并入两税
5.两税合并使我国内外资企业能在一个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进行竞争,但这种法律的不连续性必然损害基于信赖我国法律而来我国投资的外企纳税人的信赖利益。
6.由于地方擅自截留两税的现象不复存在,宋代的上供制度明显地强化了。
7.中外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已是大势所趋,在两税合一过程中,如何使内资企业所得税向外资企业所得税逐渐靠拢,并使会计与税法相协调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8.前云两税之外悉无它徭,今非税而诛求者殆过于税。
9.宋朝沿用唐朝时期创制的两税制,即把田租、户税、力役都合并到田租一项里面,分夏秋两季征收,两税之外不得另征。
10.由于实施两税法、代役制和租佃制等新的经济制度,从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两税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