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无名之朴
wú míng zhī pǔ

【拼音】:wú míng zhī pǔ

【注音】:ㄨˊㄇ一ㄥˊㄓㄆㄨˇ

【词性】:成语。

【繁体】:無名之樸

字义分解
无名之朴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无名之璞'。道家谓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未出名的璞玉。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
基础解释
亦作/'无名之璞/',见/'无名之朴/'。道家谓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未出名的璞玉。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
引证解释
⒈亦作“无名之璞”。⒉道家谓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引《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唐元稹《镇圭赋》:“苟能据於道而依於德,亦可以执无名之璞而逍遥乎大庭。”⒊未出名的璞玉。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引晋傅玄《赠扶风马钧序》:“又马氏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
网友释义
无名之朴,成语。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
汉语大词典
亦作“无名之璞”。(1).道家谓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唐元稹《镇圭赋》:“苟能据于道而依于德,亦可以执无名之璞而逍遥乎大庭。”(2).未出名的璞玉。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晋傅玄《赠扶风马钧序》:“又马氏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
其他释义
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无名之朴造句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3.无名之朴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降自定。
4.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5.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6.无名之朴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降自定。【https://www。chazidian。com/zj-306687/查字典造句网】
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https://www。chazidian。com/zj-306687/查字典造句网)
无名之朴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