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膺舟
yīng zhōu

【拼音】:yīng zhōu

【注音】:一ㄥㄓㄡ

【结构】:膺(半包围结构)舟(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膺舟的解释
词语解释
《后汉书.郭太传》:'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以'膺舟'借指有声望者之舟。
基础解释
《后汉书.郭太传》:/'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以/'膺舟/'借指有声望者之舟。
引证解释
⒈《后汉书·郭太传》:“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引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以“膺舟”借指有声望者之舟。唐许浑《寄献三川守刘公》诗:“花深穉榻迎何客,月在膺舟醉几人?”唐许浑《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讌》诗之一:“陪汎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
网络解释
膺舟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
综合释义
《后汉书·郭太传》:“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以“膺舟”借指有声望者之舟。唐许浑《寄献三川守刘公》诗:“花深穉榻迎何客,月在膺舟醉几人?”唐许浑《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讌》诗之一:“陪汎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
汉语大词典
《后汉书·郭太传》:“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以“膺舟”借指有声望者之舟。唐许浑《寄献三川守刘公》诗:“花深稚榻迎何客,月在膺舟醉几人?”唐许浑《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诗之一:“陪汎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
其他释义
1.《后汉书.郭太传》:'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以'膺舟'借指有声望者之舟。
膺舟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