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伯道无儿
bó dào wú ér

【拼音】:bó dào wú ér

【注音】:ㄅㄛˊㄉㄠˋㄨˊㄦˊ

【词性】:成语。

【简体】:伯道无儿

【繁体】:伯道無兒

字义分解
伯道无儿的解释
词语解释
晋·邓攸,字伯道。历任河东·吴郡和会稽太守,官至尚书右仆射。伯道无儿[bódàowúér]⒈晋·邓攸,字伯道。历任河东·吴郡和会稽太守,官至尚书右仆射。
引证解释
⒈晋邓攸,字伯道。历任河东吴郡和会稽太守,官至尚书右仆射。永嘉末,因避石勒兵乱,携子侄逃难,途中屡遇险,恐难两全,乃弃去己子,保全侄儿。后终无子。见《晋书·良吏传·邓攸》。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僕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后用作叹人无子之典。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诗:“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其鰥者或伯道无儿,或左芬有女,或儿女成行而抚育无人。”
综合释义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中郎有女能传业,~可保家。◎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伯道无儿[bódàowúér]修订本参考资料:伯道,晋朝邓攸的字。后以伯道无儿比喻人没有子嗣。邓攸为河东太守时,因避石勒兵乱,带着自己的儿子及侄子逃难。途中数次遇到贼兵,邓攸因不能两全,乃丢弃儿子保全侄儿,以致没有后嗣。见晋书˙卷九十˙良吏传˙邓攸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亦作伯道之忧。
网友释义
伯道无儿,成语,出自《晋书·邓攸传》,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多为同情、惋惜
汉语大词典
晋邓攸,字伯道。历任河东吴郡和会稽太守,官至尚书右仆射。永嘉末,因避石勒兵乱,携子侄逃难,途中屡遇险,恐难两全,乃弃去己子,保全侄儿。后终无子。见《晋书·良吏传·邓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后用作叹人无子之典。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诗:“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其鳏者或伯道无儿,或左芬有女,或儿女成行而抚育无人。”
国语辞典
伯道,晋朝邓攸的字。邓攸为河东太守时,因避石勒兵乱,带著自己的儿子及侄子逃难。途中数次遇到贼兵,邓攸因不能两全,乃丢弃儿子保全侄儿,以致没有后嗣。见《晋书.卷九○.良吏传.邓攸传》。后以伯道无儿比喻人没有子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也作「伯道之忧」。伯道无儿[bódàowúér]⒈伯道,晋朝邓攸的字。邓攸为河东太守时,因避石勒兵乱,带著自己的儿子及侄子逃难。途中数次遇到贼兵,邓攸因不能两全,乃丢弃儿子保全侄儿,以致没有后嗣。见也作「伯道之忧」。引《晋书·卷九〇·良吏传·邓攸传》。后以伯道无儿比喻人没有子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成语解释伯道无儿
辞典修订版
伯道,晋朝邓攸的字。邓攸为河东太守时,因避石勒兵乱,带着自己的儿子及侄子逃难。途中数次遇到贼兵,邓攸因不能两全,乃丢弃儿子保全侄儿,以致没有后嗣。见《晋书.卷九零.良吏传.邓攸传》。后以伯道无儿比喻人没有子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也作「伯道之忧」。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伯道,晋朝邓攸的字。邓攸为河东太守时,因避石勒兵乱,带着自己的儿子及侄子逃难。途中数次遇到贼兵,邓攸因不能两全,乃丢弃儿子保全侄儿,以致没有后嗣。见晋书˙卷九十˙良吏传˙邓攸传。后以伯道无儿比喻人没有子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谢太傅重邓仆射,常言天地无知,使伯道无儿。亦作伯道之忧。
其他释义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出处
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
伯道无儿造句
1.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
伯道无儿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