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八识
bā shí

【拼音】:bā shí

【注音】:ㄅㄚㄕˊ

【结构】:八(独体结构)识(左右结构)

【简体】:八识

【繁体】:八識

字义分解
八识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佛教法相宗术语。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亦名六根。末那为第七识﹐意谓执持我见。阿赖耶为第八识﹐意为藏﹐谓能藏一切法﹐即所谓神识﹑性灵﹐合称八识。八识[bāshí]⒈佛教法相宗术语。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亦名六根。末那为第七识,意谓执持我见。阿赖耶为第八识,意为藏,谓能藏一切法,即所谓神识、性灵,合称八识。
引证解释
⒈佛教法相宗术语。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亦名六根。末那为第七识,意谓执持我见。阿赖耶为第八识,意为藏,谓能藏一切法,即所谓神识、性灵,合称八识。引《天地八阳神咒经》:“云何名八识?眼是色识,耳是声识,鼻是香识,舌是味识,身是触识,意是分别识。六根是六识。舍藏识,阿赖耶识,是名曰八识。”清龚自珍《最录八识规矩颂》:“师復念言法相宗大纲在八识,大纬在四分,乃製此颂一十二章,分四大支,初三颂眼等识,次三颂意识,次三末那,次三赖耶。”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孙卿又曰:‘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其能知八识者矣。”
网络解释
八识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识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入楞伽经》卷8:「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
汉语大词典
佛教法相宗术语。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亦名六根。末那为第七识,意谓执持我见。阿赖耶为第八识,意为藏,谓能藏一切法,即所谓神识、性灵,合称八识。《天地八阳神咒经》:“云何名八识?眼是色识,耳是声识,鼻是香识,舌是味识,身是触识,意是分别识。六根是六识。舍藏识,阿赖耶识,是名曰八识。”清龚自珍《最录八识规矩颂》:“师复念言法相宗大纲在八识,大纬在四分,乃制此颂一十二章,分四大支,初三颂眼等识,次三颂意识,次三末那,次三赖耶。”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孙卿又曰:‘心也者,道之工宰也;道也者,治之经理也。’其能知八识者矣。”
国语辞典
佛教用语。瑜伽行派主张能认识外境或心境的八种功能。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意识和眼、耳、鼻、舌、身五识并起外,并能对心境起认识作用。末那识是构成执著的心理源头。阿赖耶识主要功能是贮存过去所造的业力。八识一方面是生起认识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变现一切现象的主体。八识[bāshì]⒈佛教用语。瑜伽行派主张能认识外境或心境的八种功能。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意识和眼、耳、鼻、舌、身五识并起外,并能对心境起认识作用。末那识是构成执著的心理源头。阿赖耶识主要功能是贮存过去所造的业力。八识一方面是生起认识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变现一切现象的主体。引《成唯识论·卷二》:「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
辞典修订版
佛教用语。瑜伽行派主张能认识外境或心境的八种功能。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意识和眼、耳、鼻、舌、身五识并起外,并能对心境起认识作用。末那识是构成执着的心理源头。阿赖耶识主要功能是贮存过去所造的业力。八识一方面是生起认识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变现一切现象的主体。《成唯识论.卷二》:「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
其他释义
1.佛教法相宗术语。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亦名六根。末那为第七识﹐意谓执持我见。阿赖耶为第八识﹐意为藏﹐谓能藏一切法﹐即所谓神识﹑性灵﹐合称八识。
八识造句
1.其次,着重分析第六意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在八识中之地位和作用。
2.般若为神咒,能除五蕴疑,烦恼皆断尽,清净自分离,四智波无尽,八识有神威,心灯明法界,即此是菩提。
3.佛陀在菩提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在禅定中显现第八识种子田的反应,出现死魔,蕴魔,烦恼魔,天魔这四魔的境界。
4.第八识就在我们心包里,第八识是暖寿识,心脏这个地方还是热的。
5.本文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察了唯识学之心法八识所建构的认识结构。
6.佛教唯识论的八识观结构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三层结构有相同之处。
7.通过参禅开悟找到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心,然后通过修行净除阿赖耶识体内的染污种子,并了知这一切种子的差别功能,即是成佛。
8.最后,依据前面之分析说明五法与八识之间的具体关系。
9.佛教唯识论的八识观结构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三层结构有相同之处。(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5598/造句)
八识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