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拼音】: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简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繁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字义分解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解释
基础解释
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
汉语大词典
指刘邦听从张良计谋,在往南郑途中将所经栈道焚毁,表示不再回关中,以消除项羽疑心;尔后绕道出兵,在陈仓击破章邯军,复归咸阳之事。后以此比喻从正面迷惑对方,暗地进行突然袭击此是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金瓶梅词话》
辞典修订版
比喻以明显、不相干的行动吸引对方的注意,而私下采取其他行动,达成目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劫取五国。」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一不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不合击杀章邯等三秦王,取了关中之地。」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以明显?不相干的行动吸引对方的注意,而私下采取其他行动,达成目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劫取五国。元˙无名氏˙赚蒯通˙第四折:一不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二不合击杀章邯等三秦王,取了关中之地。
其他释义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典故
公元前206年秦朝被推翻后,项羽依仗强大的兵力,迫使先入秦都咸阳的刘邦退出,自己率兵进入,并称西楚霸王。接着,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让他统治偏远的汉中(今陕西南部)和巴蜀(今四川)地区。同时,为防止刘邦再入关中,项羽将富饶的关中让秦军的降将把守。刘邦自知兵力不如项羽,只得忍气吞声。在去封地的路上,他采用张良的计策,将长达好几百里的栈道全部烧掉,以示再无回关中之心,从而使项羽对其疏于戒备。同年八月,有人起兵反项。刘邦认为这是个出兵关中的好时机。大将韩信提出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建议派人去修栈道以迷惑敌方,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开始修复栈道。守卫关中的秦降将章邯讥笑刘邦不知要修到何年何月。实际上,韩信暗地里正为攻打陈仓积极地作准备。不久,韩信迅速出兵,攻下了陈仓。章邯得知后非常恐慌,但为时已晚。借道于陈仓,刘邦军队很快攻打并占领了关中,为以后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
出处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造句
1.我军部队为节省时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很快端掉了敌人的堡垒。
2.刘邦采用张良的计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最后终于占领了咸阳。
3.许多军事家,都善于运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计谋。
4.哑巴狗最恨,咔喳费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请看非洲雄狮大斗美洲森蚺。
5.中国有句话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大概就是这样。
6.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有什么半渡而击、背弧击虚,这不都是孙子兵法里说过的吗?
7.胯下之辱,指鹿为马,沐猴而冠,破釜沉舟,还乡定都,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虚张声势,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8.而盘面,分明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9.这个老外真狡猾,竟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么大尺度的偷窥赵薇胸部。
10.李小鱼的父母很反对他搞这些东西,因此他只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说是邮寄的行李,其实是把他的宝藏转移了过来。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