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纳肝
nà gān

【拼音】:nà gān

【注音】:ㄋㄚˋㄍㄢ

【结构】:纳(左右结构)肝(左右结构)

【繁体】:納肝

字义分解
纳肝的解释
词语解释
《吕氏春秋.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及懿公于荣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内,同'纳'。后以'纳肝'为忠烈的典故。
基础解释
意思是忠烈的典故。
引证解释
⒈《吕氏春秋·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於使。翟人攻卫……及懿公於荣泽,杀之,尽食其肉,独捨其肝。引弘演至,报使於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内,同“纳”。后以“纳肝”为忠烈的典故。《隋书·诚节传序》:“申蒯断臂於齐庄,弘演纳肝於卫懿……凡在立名之士,莫不庶几焉。”明邵璨《香囊记·潜回》:“那饮药譙玄,纳肝弘演,高风劲节真堪羡!”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庙社沦胥,主臣同尽,纳肝无救於卫灭,藏血何补於周危,穷尘终古,寧不恫乎?”
网络解释
纳肝纳肝(纳肝)
综合释义
《吕氏春秋·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於使。翟人攻卫……及懿公於荣泽,杀之,尽食其肉,独捨其肝。弘演至,报使於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内,同“纳”。后以“纳肝”为忠烈的典故。《隋书·诚节传序》:“申蒯断臂於齐庄,弘演纳肝於卫懿……凡在立名之士,莫不庶几焉。”明邵璨《香囊记·潜回》:“那饮药譙玄,纳肝弘演,高风劲节真堪羡!”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庙社沦胥,主臣同尽,纳肝无救於卫灭,藏血何补於周危,穷尘终古,寧不恫乎?”
网友释义
《每天学点应酬常识(实用版)》:掌握应酬之道,助你事业恒通,运用应酬策略,成就社交达人。也许你初出茅庐,对于“应酬”无所适从;也许你磨合多年,面对“应酬”仍难一自如。“不精通应酬”——这正是你无法迅速获得成功的症结所在。社会纷繁复杂、人心深不可测,望于众人里崭露头角、想在生活中平步青云,唯有懂得应酬之道、娴熟运用应酬策略,方能有更大的作为。应酬是播种人情的大好时机,无论何时,有'情'才好办事,想成为办事得力的人,就开始学习应酬常识吧!一个人也许可以轻松地获得高学历,但不可能轻松地获得较大的成功;成功需要众人的合作,需要与人相处和沟通,掌握应酬的真谛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应酬是情感交流的渠道之一,应酬场上一点不到位,也许会让辛苦的汗水付诸东流。应酬不当,更会伤害感情,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会为以后埋下绊脚石。《每天学点应酬常识(实用版)》如智慧的灯塔,引导你从“应酬”的迷雾中走出!《每天学点应酬常识(实用版)》似社交的密,让你通达人情世故,成为社交达人!《每天学点应酬常识(实用版)》更是成功的阶梯,令你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事业辉煌!应酬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环节,会应酬能让你在社交中游刃有余、光彩夺目;懂应酬能助你在生活中事事顺心、广结人脉;精通应酬的学问,更能助你在职场上得到重用、频频晋升。
汉语大词典
《吕氏春秋·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及懿公于荣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内,同“纳”。后以“纳肝”为忠烈的典故。《隋书·诚节传序》:“申蒯断臂于齐庄,弘演纳肝于卫懿……凡在立名之士,莫不庶几焉。”明邵璨《香囊记·潜回》:“那饮药谯玄,纳肝弘演,高风劲节真堪羡!”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庙社沦胥,主臣同尽,纳肝无救于卫灭,藏血何补于周危,穷尘终古,宁不恫乎?”
其他释义
1.《吕氏春秋.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及懿公于荣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内,同'纳'。后以'纳肝'为忠烈的典故。
纳肝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