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黑矟公
hēi shuò gōng

【拼音】:hēi shuò gōng

【注音】:ㄏㄟㄕㄨㄛˋㄍㄨㄥ

【结构】:黑(上下结构)矟(左右结构)公(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黑矟公的解释
词语解释
北魏大将于栗磾好持黑矟,人称“黑矟公”。《魏书·于栗磾传》:“刘裕之伐姚泓也,栗磾虑其北扰,遂筑垒於河上,亲自守焉。禁防严密,斥候不通,裕甚惮之,不敢前进。裕遗栗磾书,远引孙权求讨关羽之事,假道西上,题书曰:‘黑矟公麾下。’栗磾以状表闻,太宗许之,因授黑矟将军。
基础解释
亦作/'黑?公/'。北魏大将于栗磾好持黑矟,人称/'黑矟公/'。
引证解释
⒈北魏大将于栗磾好持黑矟,人称“黑矟公”。《魏书·于栗磾传》:“刘裕之伐姚泓也,栗磾虑其北扰,遂筑垒於河上,亲自守焉。禁防严密,斥候不通,裕甚惮之,不敢前进。裕遗栗磾书,远引孙权求讨关羽之事,假道西上,题书曰:‘黑矟公麾下。’栗磾以状表闻,太宗许之,因授黑矟将军。引栗磾好持黑矟以自标,裕望而异之,故有是语。”后用以作大将的代称。唐李山甫《送刘将军入关讨贼》诗:“欲灭黄巾贼,须凭黑矟公。”
网络解释
黑矟公黑矟公,亦作'黑公',北魏大将于栗磾好持黑矟,人称'黑矟公'。
综合释义
北魏大将于栗磾好持黑矟,人称“黑矟公”。《魏书·于栗磾传》:“刘裕之伐姚泓也,栗磾虑其北扰,遂筑垒於河上,亲自守焉。禁防严密,斥候不通,裕甚惮之,不敢前进。裕遗栗磾书,远引孙权求讨关羽之事,假道西上,题书曰:‘黑矟公麾下。’栗磾以状表闻,太宗许之,因授黑矟将军。栗磾好持黑矟以自标,裕望而异之,故有是语。”后用以作大将的代称。唐李山甫《送刘将军入关讨贼》诗:“欲灭黄巾贼,须凭黑矟公。”黑矟公[hēishuògōng]北魏大将于栗磾好持黑矟,人称/黑矟公/。《魏书.于栗磾传》﹕/刘裕之伐姚泓也﹐栗磾虑其北扰﹐遂筑垒于河上﹐亲自守焉。禁防严密﹐斥候不通﹐裕甚惮之﹐不敢前进。裕遗栗磾书﹐远引孙权求讨关羽之事﹐假道西上﹐题书曰﹕'黑矟公麾下。'栗磾以状表闻﹐太宗许之﹐因授黑矟将军。栗磾好持黑矟以自标﹐裕望而异之﹐故有是语。/后用以作大将的代称。
其他释义
1.亦作'黑?公'。2.北魏大将于栗磾好持黑矟,人称'黑矟公'。《魏书.于栗磾传》﹕'刘裕之伐姚泓也﹐栗磾虑其北扰﹐遂筑垒于河上﹐亲自守焉。禁防严密﹐斥候不通﹐裕甚惮之﹐不敢前进。裕遗栗磾书﹐远引孙权求讨关羽之事﹐假道西上﹐题书曰﹕'黑矟公麾下。'栗磾以状表闻﹐太宗许之﹐因授黑矟将军。栗磾好持黑矟以自标﹐裕望而异之﹐故有是语。'后用以作大将的代称。
黑矟公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