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惰偷
duò tōu

【拼音】:duò tōu

【注音】:ㄉㄨㄛˋㄊㄡ

【结构】:惰(左右结构)偷(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惰偷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惰媮”。懈怠苟且,懒惰。惰偷[duòtōu]⒈亦作“惰偷”。⒉懈怠苟且,懒惰。
引证解释
⒈亦作“惰媮”。懈怠苟且,懒惰。引宋苏轼《谢馆职启》:“遇宠知惧,庶不至於惰媮。”宋陆游《道宫谢雨疏》:“由官吏之惰偷,致政刑之疵癘。”《明史·云南土司传一·云南》:“驯至神宗之世,朝廷惰媮,封疆败坏日甚一日。”清顾炎武《与戴耘野书》:“百家之説,粗有闚于古人;一卷之文,思有裨于后代,此则区区自矢而不敢惰偷者也。”
网络解释
惰偷duòtōuㄉㄨㄛˋㄊㄡ
综合释义
亦作“惰媮”。懈怠苟且,懒惰。宋苏轼《谢馆职启》:“遇宠知惧,庶不至於惰媮。”宋陆游《道宫谢雨疏》:“由官吏之惰偷,致政刑之疵癘。”《明史·云南土司传一·云南》:“驯至神宗之世,朝廷惰媮,封疆败坏日甚一日。”清顾炎武《与戴耘野书》:“百家之説,粗有闚于古人;一卷之文,思有裨于后代,此则区区自矢而不敢惰偷者也。”
汉语大词典
亦作“惰媮”。懈怠苟且,懒惰。宋苏轼《谢馆职启》:“遇宠知惧,庶不至于惰媮。”宋陆游《道宫谢雨疏》:“由官吏之惰偷,致政刑之疵疠。”《明史·云南土司传一·云南》:“驯至神宗之世,朝廷惰媮,封疆败坏日甚一日。”清顾炎武《与戴耘野书》:“百家之说,粗有窥于古人;一卷之文,思有裨于后代,此则区区自矢而不敢惰偷者也。”
其他释义
1.亦作'惰偷'。2.懈怠苟且,懒惰。
惰偷造句
1.不过又是几番折腾下生出懒惰偷巧本心,收取齐费用后,基本随心找取一尸便赶往上路,不但如此,赶至一半或更少便随意挖个坑埋掉,毫无责任之心,骗子无疑。
惰偷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