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踔厉
chuō lì

【拼音】:chuō lì

【注音】:ㄔㄨㄛㄌ一ˋ

【结构】:踔(左右结构)厉(半包围结构)

【繁体】:踔厲

字义分解
踔厉的解释
词语解释
踔厉chuōlì。(1)精神振奋,议论纵横。踔厉[chuōlì]⒈精神振奋,议论纵横。例踔厉风发。英energetic;
基础解释
(书)(形)精神振奋:~风发|发扬~。
引证解释
⒈雄健;奋发。引唐皇甫湜《<顾况诗集>序》:“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脇,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明汤显祖《与易楚衡书》:“海内知游,在贵郡者,英沉踔厉,意气皆足千秋。”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当其年少气鋭,从军黔楚,有江山戎马之助,故出手即沉雄踔厉,有幽并之气。”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
网络解释
踔厉踔厉,汉语词语,拼音是chuōlì,释义是雄健、奋发。
综合释义
雄健;奋发。唐皇甫湜《<顾况诗集>序》:“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脇,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明汤显祖《与易楚衡书》:“海内知游,在贵郡者,英沉踔厉,意气皆足千秋。”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当其年少气鋭,从军黔楚,有江山戎马之助,故出手即沉雄踔厉,有幽并之气。”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
网友释义
《踔厉》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雄健;奋发。
汉语大词典
雄健;奋发。唐皇甫湜《〈顾况诗集〉序》:“偏于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明汤显祖《与易楚衡书》:“海内知游,在贵郡者,英沉踔厉,意气皆足千秋。”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当其年少气锐,从军黔楚,有江山戎马之助,故出手即沉雄踔厉,有幽并之气。”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
其他释义
1.雄健;奋发。
踔厉造句
1.沉稳矫健的横抚平心中的沟壑,遒劲如峰的竖消除膺田千缠万绕的梗结,雄浑圆厚的撇激发中流击楫的斗志,婉转方刚的捺燃起踔厉奋发的豪情。
2.队友赵俊淇则栽在“奋发踔厉”上。
3.刘清的父亲刘桥俊杰廉悍,踔厉风发,他纵观天下大势,知道天下将要归秦。
4.造于斯,兴于斯,膺中原崛起之宏任,奏民族复兴之乐章,自是奋发踔厉,朝不逮露。
5.雄心勃奋,锐气踔厉,敢乾乾然昭告于我姬魏之百官吏民曰伏自王周东。
6.然感念天命无常,知遇难逢,故老夫遂毅然绝消心中灰颓之志,奋然自勉,发扬踔厉,愿赓续效命于我家君侯也。
7.敖问心中杀机已浓,体内八极之气快速流转,掌中气刀踔厉风发,朝着无方子凶猛袭来。
8.就象一名穿越海面的冲浪选手,看似踔厉风发地挺立潮头,然而稍有不慎就会失去平衡跌落水中。
9.殉道精神在长沙抗战中延蔓,铸就了一批批踔厉敢死的不朽英魂。
10.这哪里是什么状纸啊,分明是一篇雕章琢句,踔厉风发的佳作。
踔厉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