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翘足而待
qiáo zú ér dài

【拼音】:qiáo zú ér dài

【注音】:ㄑ一ㄠˊㄗㄨˊㄦˊㄉㄞˋ

【词性】:成语。

【简体】:翘足而待

【繁体】:翹足而待

字义分解
翘足而待的解释
词语解释
翘足而待qiáozú’érdài。(1)一抬脚的工夫就会到来。极言时间短。(1)翘足:抬起脚跟。抬起足跟即可等到。谓时间很短就会实现。
基础解释
翘足:抬起脚来。待:等待。一抬脚就能等到。形容短时间内即可见效。
综合释义
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也。◎《后汉书·陈球传》
网友释义
跷足而待,汉语四字成语,拼音:qiáozúérdài意为举起脚跟即可等待到。比喻很快就能实现。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汉语大词典
一举足的时间内即可等到。言极短之时。《史记·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后汉书·陈球传》:“政出圣主,天下太平,可翘足而待也。”《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亦作“翘足可待”。清夏燮《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种种危亡,翘足可待,又安有扫荡廓清之日?”
国语辞典
举足而待。形容极短的时间。
辞典修订版
举足而待。形容极短的时间。《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三国演义.第九六回》:「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政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举足而待。形容极短的时间。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政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
其他释义
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近反义词
翘足而待造句
1.这个广告一打出去,货物供不应求的局面定可翘足而待
2.说时迟,那时快,钱塘江大潮真是翘足而待,一会儿就来到我们的脚下。
3.蓝衣少年考虑再三,留在原地翘足而待
4.既奉宣传,相顾失色,以其危亡可翘足而待也。
5.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6.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国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
7.今主上失大信于令公,亲而贵者且不自保,况疏贱乎!其亡可翘足而待,何强之有!
8.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9.蓝衣少年考虑再留在原地翘足而待。 
10.我考虑再三,留在原地翘足而待
翘足而待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