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泥途
ní tú

【拼音】:ní tú

【注音】:ㄋ一ˊㄊㄨˊ

【结构】:泥(左右结构)途(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泥途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污泥;淤泥,泥泞的道路,比喻卑下的地位,污浊。2.指视为污浊;轻贱,比喻灾难、困苦的境地。3.指陷入灾难、困苦之中。泥途[nítú]⒈见“泥涂”。
基础解释
见“泥塗”。①污泥;淤泥。②泥泞的道路。③比喻卑下的地位。④污浊。亦指视为污浊;轻贱。⑤比喻灾难、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灾难、困苦之中。
引证解释
⒈见“泥涂”。
汉语大词典
见“泥涂”。《汉语大词典》:泥涂(泥涂)  拼音:nítú亦作“泥涂”。亦作“泥途”。(1).污泥;淤泥。《庄子·田子方》:“弃隶者,若弃泥涂,知身贵于隶也。”宋曾巩《序越州鉴湖图》:“每岁农隙当僦人浚湖,积其泥涂,以为丘阜。”(2).泥泞的道路。《六韬·励军》:“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唐高适《苦雨寄房四昆季》诗:“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清南潜《听雨》诗:“前宵松月疑尘梦,明日泥涂听屐声。”应修人《梅雨后第一回晓游的路上要荷、舜、彦们吹箫》诗:“朝霞虽淡了晓星虽沉,露草瀼瀼的泥涂浑浑。”(3).比喻卑下的地位。《左传·襄公三十年》:“武不才,任君之大事,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使吾子辱在泥涂久矣,武之罪也。”明王錂《春芜记·访友》:“泥途敛翮,空自望丹霄。”《红楼梦》第九十回:“同在泥涂多受苦,不知何日向清虚!”郭沫若《恢复集·我看见那资本杀人》:“但一回念到我的妻儿五口,我只好还是曳尾于泥涂。”(4).污浊。亦指视为污浊;轻贱。宋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六:“自谓‘银艾非吾事’,可见其泥涂轩冕之意。”(5).比喻灾难、困苦的境地。亦指陷入灾难、困苦之中。南朝梁何逊《与建安王谢秀才笺》:“州民泥涂,何逊死罪。”《水浒后传》第三八回:“凡人遭逢横祸,便当申救,使出泥涂。”郭孝成《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第二节:“而公亦慨然欲以慈仁怛恻之怀,拯吾数百兆困离庶民于泥涂;而登之衽席。”
其他释义
1.见'泥涂'。
泥途造句
1.踯躅于泥途荒滩,因而千年徘徊。伽利略
2.这段故事说明,少年王猛虽然身在泥途,却已被独具慧眼的有识之士发现了。(https://www.chazidian.com/zj-314925/造句网)
泥途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