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延平津
yán píng jīn

【拼音】:yán píng jīn

【注音】:一ㄢˊㄆ一ㄥˊㄐ一ㄣ

【结构】:延(半包围结构)平(独体结构)津(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延平津的解释
词语解释
古代津渡名。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两剑,以其一与张华。后华被诛,剑即失其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延平津[yánpíngjīn]⒈古代津渡名。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两剑,以其一与张华。后华被诛,剑即失其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
基础解释
古代津渡名。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
引证解释
⒈古代津渡名。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两剑,以其一与张华。后华被诛,剑即失其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参见“延津”。引唐黄滔《浙幕李端公泛建溪》诗:“更爱延平津上过,一双神剑是龙鳞。”金元好问《换得云台帖喜而赋诗》:“世间曾有华陀帖,神物已化延平津。”
网络解释
延平津诗歌《延平津》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汪遵以西晋时期双剑化龙的典故为题材,以宝剑比喻人才,表明自己有志报国、大显身手的强烈愿望。
综合释义
古代津渡名。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两剑,以其一与张华。后华被诛,剑即失其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唐黄滔《浙幕李端公泛建溪》诗:“更爱延平津上过,一双神剑是龙鳞。”金元好问《换得云台帖喜而赋诗》:“世间曾有华陀帖,神物已化延平津。”参见“延津”。延平津[古代津渡名。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两剑,以其一与张华◇华被诛,剑即失其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仅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古代津渡名。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两剑,以其一与张华◇华被诛,剑即失其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仅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
汉语大词典
古代津渡名。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两剑,以其一与张华。后华被诛,剑即失其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唐黄滔《浙幕李端公泛建溪》诗:“更爱延平津上过,一双神剑是龙鳞。”金元好问《换得云台帖喜而赋诗》:“世间曾有华陀帖,神物已化延平津。”参见“延津”。
其他释义
1.古代津渡名。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两剑,以其一与张华。后华被诛,剑即失其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
延平津造句
1.买臣起白社,贾谊富青春。宝此金轆轤,去去延平津
延平津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