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六历
liù lì

【拼音】:liù lì

【注音】:ㄌ一ㄡˋㄌ一ˋ

【结构】:六(独体结构)历(半包围结构)

【繁体】:六歷

字义分解
六历的解释
词语解释
1.亦作'六历'。2.上古时的六种历法。3.谓《大衍历》﹑《宣明历》﹑《纪元历》﹑《统天历》﹑《大明历》﹑《授时历》。
基础解释
亦作/'六历/'。上古时的六种历法。3.谓《大衍历》﹑《宣明历》﹑《纪元历》﹑《统天历》﹑《大明历》﹑《授时历》。
引证解释
⒈见“六历”。亦作“六歷”。⒉上古时的六种历法。引《汉书·律历志上》:“三代既没,五伯之末史官丧纪,畴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记,有《黄帝》、《顓頊》、《夏》、《殷》、《周》及《鲁历》……﹝汉兴﹞以北平侯张苍言,用《顓頊历》,比於六历,疏阔中最为微近。”南朝梁陆倕《新漏刻铭》:“察四气之盈虚,课六歷之疏密。”⒊谓《大衍历》、《宣明历》、《纪元历》、《统天历》、《大明历》、《授时历》。引《元史·历志一》:“自春秋献公以来,凡二千一百六十餘年,用《大衍》、《宣明》、《纪元》、《统天》、《大明》、《授时》六历推算冬至,凡四十九事。”
网络解释
六历六历指我国古代流传的六种历法,分别是《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综合释义
见“六历”。亦作“六歷”。上古时的六种历法。《汉书·律历志上》:“三代既没,五伯之末史官丧纪,畴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记,有《黄帝》、《顓頊》、《夏》、《殷》、《周》及《鲁历》……﹝汉兴﹞以北平侯张苍言,用《顓頊历》,比於六历,疏阔中最为微近。”南朝梁陆倕《新漏刻铭》:“察四气之盈虚,课六歷之疏密。”谓《大衍历》、《宣明历》、《纪元历》、《统天历》、《大明历》、《授时历》。《元史·历志一》:“自春秋献公以来,凡二千一百六十餘年,用《大衍》、《宣明》、《纪元》、《统天》、《大明》、《授时》六历推算冬至,凡四十九事。”
汉语大词典
亦作“六历”。(1).上古时的六种历法。《汉书·律历志上》:“三代既没,五伯之末史官丧纪,畴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记,有《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鲁历》……﹝汉兴﹞以北平侯张苍言,用《颛顼历》,比于六历,疏阔中最为微近。”南朝梁陆倕《新漏刻铭》:“察四气之盈虚,课六历之疏密。”(2).谓《大衍历》、《宣明历》、《纪元历》、《统天历》、《大明历》、《授时历》。《元史·历志一》:“自春秋献公以来,凡二千一百六十馀年,用《大衍》、《宣明》、《纪元》、《统天》、《大明》、《授时》六历推算冬至,凡四十九事。”
六历造句
1.以北平侯张苍言,用《颛顼历》,比于六历,疏阔中最为微近。
六历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