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胡作非为
hú zuò fēi wéi

【拼音】:hú zuò fēi wéi

【注音】:ㄏㄨˊㄗㄨㄛˋㄈㄟㄨㄟˊ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胡作非为

【繁体】:胡作非為

字义分解
胡作非为的解释
词语解释
胡作非为húzuò-fēiwéi。(1)不顾法纪或舆论,任意胡来。
基础解释
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引证解释
⒈不顾法纪,不讲道理,任意做坏事。引《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你我枉算英雄好汉,从幼儿就不听父母教训,不读书,不务正,肩不担担,手不提篮,胡作非为,以至作了强盗。”老舍《四世同堂》五五:“听到捧,他开始觉得自己的确伟大;而可以放胆胡作非为了。”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五二回:“你仗上日本人的势力胡作非为,欺压老百姓,你以为我们八路军不知道?”
综合释义
胡:乱;非:不对。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国语辞典
不顾法纪或不讲道理的任意妄为。
辞典修订版
不顾法纪或不讲道理的任意妄为。《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你我既然要成全这个女孩儿,岂有由他胡作非为、身入空门之理?」《歧路灯.第六五回》:「委的没有赌博,小的是经过老爷教训过的,再不敢胡作非为。」
辞典简编版
不顾法纪或不讲道理地任意妄为。 【造句】有些人逞一时之勇而胡作非为,最后铸成大错,后悔莫及。
成语词典版
01.《歧路灯.第六五回》:「夏逢若道:『委的没有赌博,小的是经过老爷教训过的,再不敢胡作非为。』」02.《镜花缘.第一二回》:「或诬其女不听教训,或诬其儿忤逆晚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甚至诬男近于偷盗,诬女事涉奸淫。种种陷害,此等弱女幼儿,从何分辩?」03.《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要是这样的顽法,这岂不是拿着国家有用的帑项钱粮,来供大家的养家肥己、胡作非为么?」04.《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你我枉算英雄好汉,从小时就不听父母教训,不读书,不务正,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胡作非为,以至流为强盗。」
其他释义
胡:乱;非:不对。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近反义词
胡作非为造句
1.公安机关应严惩那些胡作非为的人。
2.仗势弄权者,自以为位高权重,“习为倨傲”,不免“颐指当世,凌轹百僚”,甚至一手遮天,指鹿为马,擅权枉法,胡作非为
3.东方军事小编越南“没钱还任性”,真以为去抱新干爸爸的大腿就能胡作非为?小心被人当猴耍,范将军这句话直中要害,大快人心。
4.宦官内侍过去常利用皇帝对他们的信任,移天易日,颠倒是非黑白,胡作非为
5.后备军事力量,换句话说,眼前这个就是玉海楼中紧排在老大“胡作非为”。
6.这几十年在师傅的庇护之下,胡作非为,莺歌燕舞。
7.南明建都南京后,刘宗周奉召到南京任职,直言鞭挞权臣马士英、阮大铖胡作非为,又被迫辞职归里。
8.但在这里我想降低标准:千万别用你那过人的才干胡作非为
9.助纣即为虐!你可知护得这财主一家周全,任他胡作非为,便有千万家百姓的日子难以周全!大丈夫贫贱不移其志,甚么权宜之计!
10.中国领导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事件改变了游戏规则,他们不再需要屈从于那个胡作非为邻国采用的勒索战术。
胡作非为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