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射生军
shè shēng jūn

【拼音】:shè shēng jūn

【注音】:ㄕㄜˋㄕㄥㄐㄨㄣ

【结构】:射(左右结构)生(独体结构)军(上下结构)

【繁体】:射生軍

字义分解
射生军的解释
词语解释
由射生手组成的军队。唐肃宗至德二年择射生手千人组成﹐称供奉射生官﹐亦称殿前射生手﹐分左﹑右厢﹐总号左右英武军。代宗宝应年间﹐调动射生军入禁中平乱﹐赐名宝应功臣﹐故又号宝应军﹐成为禁军之一。德宗贞元五年﹐改称左右神威军。参阅《新唐书.兵志》。射生军[shèshēngjūn]⒈由射生手组成的军队。唐肃宗至德二年择射生手千人组成,称供奉射生官,亦称殿前射生手,分左、右厢,总号左右英武军。代宗宝应年间,调动射生军入禁中平乱,赐名宝应功臣,故又号宝应军,成为禁军之一。德宗贞元五年,改称左右神威军。参阅《新唐书·兵志》。
引证解释
⒈由射生手组成的军队。唐肃宗至德二年择射生手千人组成,称供奉射生官,亦称殿前射生手,分左、右厢,总号左右英武军。代宗宝应年间,调动射生军入禁中平乱,赐名宝应功臣,故又号宝应军,成为禁军之一。德宗贞元五年,改称左右神威军。参阅《新唐书·兵志》。
网络解释
射生军由射生手组成的军队
网友释义
shèshēngjūnㄕㄜˋㄕㄥㄐㄩㄣ射生军(射生军)由射生手组成的军队。唐肃宗至德二年择射生手千人组成,称供奉射生官,亦称殿前射生手,分左、右厢,总号左右英武军。代宗宝应年间,调动射生军入禁中平乱,赐名宝应功臣,故又号宝应军,成为禁军之一。德宗贞元五年,改称左右神威军。参阅《新唐书·兵志》。
汉语大词典
由射生手组成的军队。唐肃宗至德二年择射生手千人组成,称供奉射生官,亦称殿前射生手,分左、右厢,总号左右英武军。代宗宝应年间,调动射生军入禁中平乱,赐名宝应功臣,故又号宝应军,成为禁军之一。德宗贞元五年,改称左右神威军。参阅《新唐书·兵志》。
其他释义
1.由射生手组成的军队。唐肃宗至德二年择射生手千人组成﹐称供奉射生官﹐亦称殿前射生手﹐分左﹑右厢﹐总号左右英武军。代宗宝应年间﹐调动射生军入禁中平乱﹐赐名宝应功臣﹐故又号宝应军﹐成为禁军之一。德宗贞元五年﹐改称左右神威军。参阅《新唐书.兵志》。
射生军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