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三复
sān fù

【拼音】:sān fù

【注音】:ㄙㄢㄈㄨˋ

【结构】:三(独体结构)复(上中下结构)

【简体】:三复

【繁体】:三復

字义分解
三复的解释
词语解释
犹言三遍。三复[sānfù]⒈犹言三遍。
引证解释
⒈犹言三遍。引《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读书不过三復,终身不忘。”⒉谓反复诵读。参见“三復白圭”。引晋陶潜《答庞参军》诗序:“三復来貺,欲罢不能。”唐李白《任城寺大钟铭》:“天书褒荣,辉之简牘,稽首三復,子孙其传。”金宇文虚中《姑苏滕惇礼榜所居阁曰斋心》诗:“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復《南华》第四篇。”董必武《我国抗战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两句古语,值得政府当局三复的。”
网络解释
三复三复是汉语词汇,出自《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译为犹言三遍。
综合释义
犹言三遍。《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读书不过三復,终身不忘。”谓反复诵读。晋陶潜《答庞参军》诗序:“三復来貺,欲罢不能。”唐李白《任城寺大钟铭》:“天书褒荣,辉之简牘,稽首三復,子孙其传。”金宇文虚中《姑苏滕惇礼榜所居阁曰斋心》诗:“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復《南华》第四篇。”董必武《我国抗战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两句古语,值得政府当局三复的。”参见“三復白圭”。三复[sānfù]反覆诵读。《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网友释义
词语解释:“读书不过三复,终身不忘。”谓反复诵读。晋陶潜《答庞参军》诗序:“三复来贶,欲罢不能。”唐李白《任城寺大钟铭》:“天书褒荣,辉之简牍,稽首三复,子孙其传。”金宇文虚中《姑苏滕惇礼榜所居阁曰斋心》诗:“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复《南华》第四篇。”董必武《我国抗战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两句古语,值得政府当局三复的。”
汉语大词典
犹言三遍。《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读书不过三复,终身不忘。”谓反复诵读。晋陶潜《答庞参军》诗序:“三复来贶,欲罢不能。”唐李白《任城寺大钟铭》:“天书褒荣,辉之简牍,稽首三复,子孙其传。”金宇文虚中《姑苏滕惇礼榜所居阁曰斋心》诗:“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复《南华》第四篇。”董必武《我国抗战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两句古语,值得政府当局三复的。”参见“三复白圭”。
国语辞典
反复诵读。三复[sànfù (又音)​sānfù]⒈反复诵读。引《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辞典修订版
反覆诵读。《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其他释义
1.犹言三遍。
三复造句
1.今绣诸梓,三复雠校,并无讹误,愿与天下士大夫共之。
2.谢百三,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学院派代表;牛刀,著名财经评论家,以敢放炮而闻名于中国楼市。
3.臣闻君子行道,忘其为身,三复斯言,若可庶勉,顾惜昏耄,志与愿违。
4.这人是个势利眼,把人分成三复斯言,用得着的靠前,用不着的靠后。 
5.反之,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只能保持三两秒钟,通常还得再三复习这一信息。
6.“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是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7.我当时考虑再三,复因恐怕自己志趣不专,弄得百事无成,故只得婉辞。
8.理性的选民,能不三复斯言?责任编辑薛洋。
9.凡是具有这种行为的学生,称之为高三复读生。
10.三复是指杭甬复线、甬舟复线、甬台温复线,三连是指朝阳—西坞连接线、余慈连接线、石浦连接线,三疏港是指大。
三复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