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严母扫墓
yán mǔ sǎo mù

【拼音】:yán mǔ sǎo mù

【注音】:一ㄢˊㄇㄨˇㄙㄠˇㄇㄨˋ

【繁体】:嚴母掃墓

字义分解
严母扫墓的解释
词语解释
汉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祭。到洛阳,适见报囚,母大惊。待腊礼毕,谓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馀,果败。事见《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后用为典实。严母扫墓[yánmǔsǎomù]⒈汉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祭。到洛阳,适见报囚,母大惊。待腊礼毕,谓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馀,果败。事见《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后用为典实。
基础解释
后用为典实。
引证解释
⒈后岁馀,果败。引汉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祭。到洛阳,适见报囚,母大惊。待腊礼毕,谓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事见《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后用为典实。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且于公高门以待封,严母扫墓以望丧。”
综合释义
汉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祭。到洛阳,适见报囚,母大惊。待腊礼毕,谓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馀,果败。事见《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后用为典实。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且于公高门以待封,严母扫墓以望丧。”严母扫墓[yánmǔsǎomù]典实。《汉书.酷吏传.严延年》汉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祭。到洛阳,适见报囚,母大惊。待腊礼毕,谓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馀,果败。
网友释义
严母扫墓,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九十《酷吏传·严延年传》。汉严延年担任河南太守,他母亲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祭。到洛阳,适见报囚,母大惊。待腊礼毕,谓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馀,果败。后用“严母扫墓”为典实。
汉语大词典
汉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祭。到洛阳,适见报囚,母大惊。待腊礼毕,谓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馀,果败。事见《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后用为典实。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且于公高门以待封,严母扫墓以望丧。”
其他释义
1.汉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祭。到洛阳,适见报囚,母大惊。待腊礼毕,谓延年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馀,果败。事见《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后用为典实。
严母扫墓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