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死命
sǐ mìng

【拼音】:sǐ mìng

【注音】:ㄙˇㄇ一ㄥˋ

【结构】:死(半包围结构)命(上下结构)

【简体】:死命

【繁体】:死命

字义分解
死命的解释
词语解释
死命sǐmìng。(1)一定会死的命,必然死亡的命运。(2)拼命。(3)指死罪。死命[sǐmìng]⒈一定会死的命,必然死亡的命运。例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鲁迅的精神》英doom;⒉拼命。例死命催促。英desperately;⒊指死罪。例贷其死命。英deadlysin;
基础解释
∶一定会死的命,必然死亡的命运。∶拼命死命催促∶指死罪贷其死命
引证解释
⒈生死。引《管子·权修》:“法者,将用民之死命者也。用民之死命者,则刑罚不可不审。”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又欲以济天下顦顇之人死命万分之一分也。”明刘基《春秋明经·晋人执虞公》:“虞公之死命制于晋而已矣。”清陈天华《猛回头》:“或修铁路于你国中,全国死命皆制在他手。”⒉效死;献身。引《韩非子·显学》:“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所以易民死命也。”《三国演义》第二回:“万人一心,尚不可当,况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⒊拚命;竭力。引《水浒传》第二五回:“那婆子见了武大来,急待要拦当时,却被这小猴子死命抵住,那里肯放。”《红楼梦》第一一七回:“那寳玉虽是个男人,用力摔打,怎奈两个人死命的抱住不放,也难脱身。”⒋犹死罪。引明唐顺之《公移·牌》:“尔辈若能举众束手自归,本职当力请于朝,贷其死命。”⒌必然死亡的命运。引《人民文学》1977年第5期:“武器必须精良,才足以致敌以死命。”
网络解释
死命死命,指一定会死的命,必然死亡的命运。语出《管子·权修》:“法者,将用民之死命者也。用民之死命者,则刑罚不可不审。”
综合释义
生死。《管子·权修》:“法者,将用民之死命者也。用民之死命者,则刑罚不可不审。”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又欲以济天下顦顇之人死命万分之一分也。”明刘基《春秋明经·晋人执虞公》:“虞公之死命制于晋而已矣。”清陈天华《猛回头》:“或修铁路于你国中,全国死命皆制在他手。”效死;献身。《韩非子·显学》:“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所以易民死命也。”《三国演义》第二回:“万人一心,尚不可当,况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拚命;竭力。《水浒传》第二五回:“那婆子见了武大来,急待要拦当时,却被这小猴子死命抵住,那里肯放。”《红楼梦》第一一七回:“那寳玉虽是个男人,用力摔打,怎奈两个人死命的抱住不放,也难脱身。”犹死罪。明唐顺之《公移·牌》:“尔辈若能举众束手自归,本职当力请于朝,贷其死命。”必然死亡的命运。《人民文学》1977年第5期:“武器必须精良,才足以致敌以死命。”死命[sǐmìng]致死的定数。如:「制其死命」。死命[sǐmìng]拚命、极力。如:「死命抵抗」、「死命摇头」。《三国演义.第一零回》:「应劭死命逃脱,投袁绍去了。」献身、效命。《三国演义.第二回》:「万人一心,尚不可当,况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
汉语大词典
(1).生死。《管子·权修》:“法者,将用民之死命者也。用民之死命者,则刑罚不可不审。”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又欲以济天下憔悴之人死命万分之一分也。”明刘基《春秋明经·晋人执虞公》:“虞公之死命制于晋而已矣。”清陈天华《猛回头》:“或修铁路于你国中,全国死命皆制在他手。”(2).效死;献身。《韩非子·显学》:“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所以易民死命也。”《三国演义》第二回:“万人一心,尚不可当,况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3).拚命;竭力。《水浒传》第二五回:“那婆子见了武大来,急待要拦当时,却被这小猴子死命抵住,那里肯放。”《红楼梦》第一一七回:“那宝玉虽是个男人,用力摔打,怎奈两个人死命的抱住不放,也难脱身。”(4).犹死罪。明唐顺之《公移·牌》:“尔辈若能举众束手自归,本职当力请于朝,贷其死命。”(5).必然死亡的命运。《人民文学》1977年第5期:“武器必须精良,才足以致敌以死命。”
国语辞典
致死的定数,如:「制其死命」。死命[sǐmìng]⒈致死的定数。例如:「制其死命」。⒉拚命、极力。引《三国演义·第一〇回》:「应劭死命逃脱,投袁绍去了。」例如:「死命抵抗」、「死命摇头」。⒊献身、效命。引《三国演义·第二回》:「万人一心,尚不可当,况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英语doom,death,desperately法语perte,mort,désespérément
辞典修订版
致死的定数,如:「制其死命」。拚命、极力,如:「死命抵抗」、「死命摇头」。《三国演义.第一零回》:「应劭死命逃脱,投袁绍去了。」献身、效命。《三国演义.第二回》:「万人一心,尚不可当,况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
辞典简编版
拚命、极力。 【造句】死命抵抗、死命摇头
其他释义
1.生死。2.效死;献身。3.拚命;竭力。4.犹死罪。5.必然死亡的命运。
近反义词
死命造句
1.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罗曼·罗兰。
2.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的念头,都是这一类的顽敌。
3.在恋爱里,男女是做不到真正的平等的。先喜欢上的人是矮子,必须死命地踮起脚跟、仰着脖子,努力将自己提升到与被喜欢的那个人同一高度。
4.所以,没有了文山会海的死命缠绕,真正让易嬴头痛的还是这个无法推卸的审案、断案。
5.相比之下,把玩闹不已的小孩死命推送进学校,或者眼看迟到了,你飞奔向公司,全然不顾身上那件自己最心爱的毛衣蘸满了口水,又算哪门子浪漫呢?
6.一路上死命地想要赶上沈月白和琮儿的单双双,终于还是在沈月白到达小苑的时候终于追上了他们。
7.青年,青年!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次挫折就只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绊脚石,而绝不会置人于死命
8.不少市民唏嘘道,在包扎伤口过程中,该男子除了发出一阵阵尖叫,死命挣扎之外,始终一言不发,行为和情绪极其异常。
9.游人如织,摩肩擦背;知了在死命鸣叫,好像被太阳的光线灼伤了。
10.姐姐死命地抱着王志杰的肩,同靠背死死的固定着王志杰,但车子还是经过一段与路旁的山梗摩擦后翻滚而下,这座山叫“大凹子”。
死命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