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至和
zhì hé

【拼音】:zhì hé

【注音】:ㄓˋㄏㄜˊ

【结构】:至(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

【简体】:至和

【繁体】:至和

字义分解
至和的解释
词语解释
极和谐﹑安顺。指天地间祥和之气。至和[zhìhé]⒈极和谐、安顺。⒉指天地间祥和之气。
基础解释
极和谐﹑安顺。指天地间祥和之气。
引证解释
⒈极和谐、安顺。引《大戴礼记·王言》:“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汉贾谊《新书·服疑》:“制服之道,取至适至和以予民,至美至神进之帝。”⒉指天地间祥和之气。引《宋书·乐志二》:“体至和,感阴阳,德无不柔,繁休祥。”唐刘禹锡《唐故朝议郎赠司空奚公神道碑》:“天以大运生万物,而以正气钟贤人。至和来宅,其德乃具,公实有焉。”明方孝孺《郊祀颂》:“还坐法宫,端拱受朝。至和盈庭,如闻《九韶》。”
网络解释
至和(汉语词汇)至和,词语,读作“zhìhé”,指极和谐、安顺。
综合释义
极和谐、安顺。《大戴礼记·王言》:“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汉贾谊《新书·服疑》:“制服之道,取至适至和以予民,至美至神进之帝。”指天地间祥和之气。《宋书·乐志二》:“体至和,感阴阳,德无不柔,繁休祥。”唐刘禹锡《唐故朝议郎赠司空奚公神道碑》:“天以大运生万物,而以正气钟贤人。至和来宅,其德乃具,公实有焉。”明方孝孺《郊祀颂》:“还坐法宫,端拱受朝。至和盈庭,如闻《九韶》。”至和[zhìhé]极为调和。《文选.成公绥.啸赋》:「摠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
网友释义
至和,词语,读作“zhìhé”,指极和谐、安顺。
汉语大词典
(1).极和谐、安顺。《大戴礼记·王言》:“所谓天下之至知者,能用天下之至和者也。”汉贾谊《新书·服疑》:“制服之道,取至适至和以予民,至美至神进之帝。”(2).指天地间祥和之气。《宋书·乐志二》:“体至和,感阴阳,德无不柔,繁休祥。”唐刘禹锡《唐故朝议郎赠司空奚公神道碑》:“天以大运生万物,而以正气钟贤人。至和来宅,其德乃具,公实有焉。”明方孝孺《郊祀颂》:“还坐法宫,端拱受朝。至和盈庭,如闻《九韶》。”
国语辞典
极为调和。至和[zhìhé]⒈极为调和。引《文选·成公绥·啸赋》:「摠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
辞典修订版
极为调和。《文选.成公绥.啸赋》:「摠八音之至和,固极乐而无荒。」
其他释义
1.极和谐﹑安顺。2.指天地间祥和之气。
至和造句
1.他与另三人作一献上之报告,毁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两人。
2.他们与大蒜、青葱、蓬蒿、龙篙、麝香草、月桂叶、牛至、和小茴香可以可口地混合,且也时常与橄榄、胡椒粉和西班牙混合。
3.此外,这些旅店面包车驾驶员还常常为了抢客打起来,有时候甚至和想要前来休息的顾客发生冲突。
4.我们一直是在离别中,比如和爱的人,和伤害,甚至和时光。
5.许多“贪内助”认为“不贪白不贪,贪了也白贪,白贪谁不贪”,甚至和一些贪官攀比,催促丈夫加速贪污。
6.经常有人劝她放弃,但袁宗碧每次都要竭力反驳,甚至和人争吵,回到家却常常一个人偷着哭。
7.以香蜂花、牛至和熏衣草为材料,研究了香草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基质和插条节段对香草植物扦插成苗的影响。
8.在法庭上,家人一次次打起了“杀人偿命,血债血还”的横幅,流着眼泪高喊口号,甚至和法警发生冲突。
9.小暑来临,送你祝福至真至诚,祝你爱情至甜至蜜,愿你事业至顺至利,盼你生活至善至美,望你家庭至和至满,希望你心情至乐至欢,幸福至久至远。 
10.圣诞节临近,我要将至诚至真的祝福送给你,愿你的爱情至圆至满,事业至顺至利,生活至善至美,心情至乐至甜,家庭至爱至和,幸福至久至远!
至和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