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大武
dà wǔ

【拼音】:dà wǔ

【注音】:ㄉㄚˋㄨˇ

【结构】:大(独体结构)武(半包围结构)

【简体】:大武

【繁体】:大武

字义分解
大武的解释
词语解释
周代的乐舞之一。称牛。强大的武力。大武[dàwǔ]⒈周代的乐舞之一。⒉称牛。⒊强大的武力。
基础解释
周代的乐舞之一。称牛。强大的武力。
引证解释
⒈周代的乐舞之一。引《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濩》、《大武》。”郑玄注:“《大武》,武王乐也。”《史记·吴太伯世家》:“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⒉称牛。参见“一元大武”。引《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宋惠洪《冷斋夜话·牛逐虎》:“嗟哉异哉两大武,高义可与贯高伍。”⒊强大的武力。引《商君书·徕民》:“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
网络解释
大武(中国古代舞蹈乐曲)《大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传统舞蹈。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一、武王伐纣是为了推翻商纣王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二、《大武》是手持武器的战舞,这种舞蹈形式在原始舞蹈中已经存在,从原始时代“刑天氏之乐”等,到历代歌颂战功的“武舞”,而《大武》则发展了这种舞蹈形式,并有所创新。它的结构比较复杂,舞段安排得体,概括而真实的表现了周人灭商的过程,以及灭商后班师回镐京(今西安);次年,武王病死,年少的成王即位,由周公召公辅佐统治。商纣儿子武庚乘机联合管辖,陕之东归周公管辖,于是天下大定。
综合释义
周代的乐舞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濩》、《大武》。”郑玄注:“《大武》,武王乐也。”《史记·吴太伯世家》:“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称牛。《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宋惠洪《冷斋夜话·牛逐虎》:“嗟哉异哉两大武,高义可与贯高伍。”参见“一元大武”。强大的武力。《商君书·徕民》:“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大武[舞名;乐名。#####周朝(公元前@@@@@世纪~公元前@@@@@)建国初期所创作之乐舞。被政府列为六代大舞之一。是一首颇具戏剧性的舞蹈。创舞者为何人,有几种不同说法;一、武王命周公所作,二、文王所作,由周人完成,三、武王所作,四、周公与武王共同创作。《大武》主要为歌颂武王伐纣灭商之功德。舞蹈表现也环绕此一主题,描述军队作战之英姿与文德之治。全舞分六段:第一段首先击鼓,然后舞者出,间隔距离三步总干而立;第二段:舞蹈姿态发扬蹈厉,象徵灭商;第三段:向南进军;第四段:平定南方疆土;第五段:舞者分夹而进,同时振铎(乐器)为节,以戈矛击刺四次,象徵东、西、南、北四伐之事迹,表现周公与召公分治于陕东与陕西;第六段:舞者返回原位接受人民之欢呼尊崇。《大武》表演时,乐器演奏用〈无射〉(C调),演唱用〈夹钟〉(F调)。《大武》因系周朝开国之乐舞,有周一代将其功能推进至极点;除为贵族子弟必修之课程外,并用以祭祀祖先及先师。天子宴百官及德高望重之贤者,均表演《大武》,甚至由武王亲自表演以示对长者之敬意。《周礼.卷二十二》、《礼记.乐记》、《庄子.天下篇》。]舞名;乐名。周朝(公元前@@@@@世纪~公元前@@@@@)建国初期所创作之乐舞。被政府列为六代大舞之一。是一首颇具戏剧性的舞蹈。创舞者为何人,有几种不同说法;一、武王命周公所作,二、文王所作,由周人完成,三、武王所作,四、周公与武王共同创作。《大武》主要为歌颂武王伐纣灭商之功德。舞蹈表现也环绕此一主题,描述军队作战之英姿与文德之治。全舞分六段:第一段首先击鼓,然后舞者出,间隔距离三步总干而立;第二段:舞蹈姿态发扬蹈厉,象徵灭商;第三段:向南进军;第四段:平定南方疆土;第五段:舞者分夹而进,同时振铎(乐器)为节,以戈矛击刺四次,象徵东、西、南、北四伐之事迹,表现周公与召公分治于陕东与陕西;第六段:舞者返回原位接受人民之欢呼尊崇。《大武》表演时,乐器演奏用〈无射〉(C调),演唱用〈夹钟〉(F调)。《大武》因系周朝开国之乐舞,有周一代将其功能推进至极点;除为贵族子弟必修之课程外,并用以祭祀祖先及先师。天子宴百官及德高望重之贤者,均表演《大武》,甚至由武王亲自表演以示对长者之敬意。《周礼.卷二十二》、《礼记.乐记》、《庄子.天下篇》。
汉语大词典
(1).周代的乐舞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濩》、《大武》。”郑玄注:“《大武》,武王乐也。”《史记·吴太伯世家》:“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2).称牛。《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宋惠洪《冷斋夜话·牛逐虎》:“嗟哉异哉两大武,高义可与贯高伍。”参见“一元大武”。(3).强大的武力。《商君书·徕民》:“以大武摇其本,以广文安其嗣。”
国语辞典
一种周代的乐舞。为六乐中的武舞,内容是歌颂武王伐纣的武功。舞分六段,用以作为宗庙之乐,祭祀祖先。大武[dàwǔ]⒈一种周代的乐舞。为六乐中的武舞,内容是歌颂武王伐纣的武功。舞分六段,用以作为宗庙之乐,祭祀祖先。引《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舞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祖先。」⒉用以祭祀的牛。引《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英语DawuorTawutownshipinTaitungcounty臺東縣|台东县[Tai2dong1xian4],southeastTaiwan
辞典修订版
一种周代的乐舞。为六乐中的武舞,内容是歌颂武王伐纣的武功。舞分六段,用以作为宗庙之乐,祭祀祖先。《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舞射,歌夹锺,舞大武,以享祖先。」用以祭祀的牛。《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
其他释义
1.周代的乐舞之一。2.称牛。3.强大的武力。
大武造句
1.无论你未来身处混沌还是迷途,保持自在安宁是破除任何困局的最大武器。
2.在对大屯、八一、大武口等多个煤样进行大量试验后,得出选择性絮凝方法可用于制取超纯精煤和对极细粒煤泥进行分选,并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3.佛山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每年的“狮王争霸赛”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参与。
4.穿越成为败家纨绔,携大武尊系统逆天崛起,无穷世界,问谁可纵横捭阖,睥睨天下,书写永恒传说?唯我万古武尊!“大武尊系统”。
5.送别了凤儿,眼见得行刑的午时三刻即将到来,巴扎随同武师郭伯,陈小乙等人便纵马奔向君安东门法场,老掌柜巴彦努尔与大武师刘胜青则留守福义镖局。
6.一千人有一千个哈勒姆特,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三国梦想,千古以来,无数豪杰成为三国迷,前几年有人评了三国十大武将,东方不才,也评下东方版三国十大武将。
7.大庸朝以武立国,一百三十六洲,每洲设大武府,是朝廷最高地方武力象征,洲下又有郡武府,层层递减,这铁牌便是唐海郡下颁郡府铁牌,一共十六枚。
8.本报讯因找不到外出房门,家住大武口区的林某便将儿子从五楼的家中扔下,高空坠地的孩子当场死亡。
9.本报讯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青山路派出所,民警利用微信开创一种新的办公模式,大量解放警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10.一直到很久以后,在经历过了无数次的分散离合,共度过很多年的春秋和严冬之后,这个最终成为了大武皇后的小姑娘,或许连她自己都不再记得,原来那句“永远和你在一起”的誓言,她曾在那么早的时候,就已经对他说过。
大武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