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研讨
yán tǎo

【拼音】:yán tǎo

【注音】:一ㄢˊㄊㄠˇ

【词性】:动词。

【结构】:研(左右结构)讨(左右结构)

【简体】:研讨

【繁体】:研討

字义分解
研讨的解释
词语解释
研讨yántǎo。(1)研究和讨论。研讨[yántǎo]⒈研究和讨论。英godeeplyinto;deliberate;discuss;
基础解释
(动)研究讨论;研究探讨:~会|学术~。
引证解释
⒈研究探讨。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忠良姦佞,莫不备书,苟关於时,无所不録。引吉甫慎重其事,欲更研讨,比及身殁,尚未加功。”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团凤与葵花,碔砆杂鱼目。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櫝,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於兹自研讨,至味识五六。”清曹寅《雨夕偶怀桐皋僧走笔得二十韵却寄》:“妍媸笑相形,波脚竞研讨。”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我曾说‘他的非攻其实就是美攻’;朋友们多说我故为‘偏恶之辞’,其实我倒是尽了客观研讨的能事的。”
网络解释
研讨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忠良奸佞,莫不备书,苟关于时,无所不录。吉甫慎重其事,欲更研讨,比及身殁,尚未加功。”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团凤与葵花,碔砆杂鱼目。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椟,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于兹自研讨,至味识五六。
综合释义
研究探讨。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忠良姦佞,莫不备书,苟关於时,无所不録。吉甫慎重其事,欲更研讨,比及身殁,尚未加功。”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团凤与葵花,碔砆杂鱼目。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櫝,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於兹自研讨,至味识五六。”清曹寅《雨夕偶怀桐皋僧走笔得二十韵却寄》:“妍媸笑相形,波脚竞研讨。”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我曾说‘他的非攻其实就是美攻’;朋友们多说我故为‘偏恶之辞’,其实我倒是尽了客观研讨的能事的。”
网友释义
唐韩愈《进表状》:“忠良奸佞,莫不备书,苟关于时,无所不录。吉甫慎重其事,欲更研讨,比及身殁,尚未加功。”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团凤与葵花,碔砆杂鱼目。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椟,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于兹自研讨,至味识五六。
汉语大词典
研究探讨。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忠良奸佞,莫不备书,苟关于时,无所不录。吉甫慎重其事,欲更研讨,比及身殁,尚未加功。”宋苏轼《寄周安孺茶》诗:“团凤与葵花,珷玞杂鱼目。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椟,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于兹自研讨,至味识五六。”清曹寅《雨夕偶怀桐皋僧走笔得二十韵却寄》:“妍媸笑相形,波脚竞研讨。”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我曾说‘他的非攻其实就是美攻’;朋友们多说我故为‘偏恶之辞’,其实我倒是尽了客观研讨的能事的。”
国语辞典
研究讨论,如:「研讨重要事宜。」研讨[yántǎo]⒈研究讨论。例如:「研讨重要事宜。」近探讨探究研究
辞典简编版
研究讨论。 【造句】今天会议的主题是研讨公司未来一年的发展计划。
其他释义
研究讨论:研讨语言学理论。
近反义词
研讨造句
1.贵校派人专程来邀请我,盛情难却,我将准时出席研讨会。
2.在研讨会上,说起他的观点便是指天画地,越说越起劲。
3.研讨会上,他据理力争,终于通过了这项科研项目。
4.她很乐意去上海参加那个研讨会。
5.参加研讨会的各界人士济济一堂,气氛相当热烈。
6.研讨会上,他随者喝喁,终于通过了这项科研项目。
7.辩证法的许多弊病能够从研讨自然中得到有效的医治。
8.学术研讨会后,他的论文观点独树一帜,在同行中引起争鸣。
9.在这次研讨会上,老友相逢,大家格外高兴。
10.在决赛开始前的研讨会上,张教练和盘托出,发表了他的意见,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
研讨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