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上疏
shàng shū

【拼音】:shàng shū

【注音】:ㄕㄤˋㄕㄨ

【结构】:上(独体结构)疏(左右结构)

【简体】:上疏

【繁体】:上疏

字义分解
上疏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上疏shàngshū。(1)臣子向帝王进呈奏章。上疏[shàngshū]⒈臣子向帝王进呈奏章。例上疏言时事。英presentmemorialtothethrone;
基础解释
臣子向帝王进呈奏章上疏言时事
引证解释
⒈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引《史记·武帝本纪》:“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唐杜甫《遣兴》诗之四:“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新五代史·明宗纪论》:“当是时,大理少卿康澄上疏言时事。”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第一节:“朱元璋假托有星变,得杀大臣应灾,把李善长和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一起杀掉,这年善长已经七十七岁了,一年后有人替他上疏喊冤。”⒉指奏章。引《汉书·董仲舒传》:“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所著赋、颂、铭、誄、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
网络解释
上疏“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如京兆尹张敞上疏汉成帝,谏议他纠正为政过失,“忘车马之好,斥远方士虚语,游心帝王之术”:萧望之上疏谏说元帝“选明经术者为内臣,与参政事”,“纳谏忧政”;薛宣上疏成帝,斥责当时“吏多苛政,政教烦碎”等,皆是多被称道的史例。
综合释义
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史记·武帝本纪》:“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唐杜甫《遣兴》诗之四:“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新五代史·明宗纪论》:“当是时,大理少卿康澄上疏言时事。”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第一节:“朱元璋假托有星变,得杀大臣应灾,把李善长和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一起杀掉,这年善长已经七十七岁了,一年后有人替他上疏喊冤。”指奏章。《汉书·董仲舒传》:“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所著赋、颂、铭、誄、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上疏[shàngshū]向天子进呈奏疏。唐.杜甫〈遣兴〉诗五首之四:「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当有银台司范镇上疏,奏言青苗钱扰民不便。」
汉语大词典
(1).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史记·武帝本纪》:“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唐杜甫《遣兴》诗之四:“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新五代史·明宗纪论》:“当是时,大理少卿康澄上疏言时事。”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第一节:“朱元璋假托有星变,得杀大臣应灾,把李善长和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一起杀掉,这年善长已经七十七岁了,一年后有人替他上疏喊冤。”(2).指奏章。《汉书·董仲舒传》:“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所著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
国语辞典
向天子进呈奏疏。上疏[shàngshù]⒈向天子进呈奏疏。引唐·杜甫〈遣兴〉诗五首之四:「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当有银台司范镇上疏,奏言青苗钱扰民不便。」英语(ofacourtofficial)​topresentamemorialtotheemperor(old)​
辞典修订版
向天子进呈奏疏。唐.杜甫〈遣兴〉诗五首之四:「上疏乞骸骨,黄冠归故乡。」《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当有银台司范镇上疏,奏言青苗钱扰民不便。」
其他解释
进奏章于天子。又指其所上之奏章。上书。《史记·封禅书》:「齐人之上疏。」;《史记·三王世家》:「上疏皇帝陛下。」
其他释义
1.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2.指奏章。
上疏造句
1.蒋钦猜测这是祖先之灵在警告自己,怕他上疏之后遭遇奇祸,于是整顿衣冠道如果是我的先人,何不大声告诉我。
2.时帝专心释典,不事坟籍,延俊上疏致谏。
3.某位居监察御史,此事乃是分内事,定当上疏弹劾于他等,就是没有今日这事,昨夜那孙荣义府中大摆宴席,歌乐至深夜,如此放肆的事,某也要上书弹劾于他。
4.但她指出,在地面上疏散人们也是问题重重,因为还是有暴力风险,同时这些旅行的人必须经过许多安全检查哨。
5.迈上疏,以租庸、常平、盐铁、鼓铸各分于诸司而总于户部,发运使无所用之。
6.都察院副都御史杨所修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太仆寺少卿陈殷,巡抚朱童蒙,工部尚书李养德。
7.他又不知如何上疏禀奏英布之事,只好闪烁其词奏道御前都统领英布撤离职守,和东巡队伍脱离,不知去向。
8.在董卓当朝之时,更是不畏残暴,上疏谏议,几被董卓加害,最后辞官归隐。
9.当初海主事骂皇帝获罪,逮下锦衣卫狱,第一个上疏论救的,是户部司务何以尚。
10.都御史吴廷举联合诸王及耆旧大臣表示坚决阻止张、桂入京,世宗无奈只得听从,但张、桂已在途中,又分别上疏,称“礼官惧臣等面质,故先为此术,求遂其私”。
上疏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