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传诵
chuán sòng

【拼音】:chuán sòng

【注音】:ㄔㄨㄢˊㄙㄨㄥˋ

【词性】:动词。

【结构】:传(左右结构)诵(左右结构)

【简体】:传诵

【繁体】:傳誦

字义分解
传诵的解释
词语解释
传诵chuánsòng。(1)传扬称颂。
基础解释
(动)辗转传布诵读、称道(多指好的事迹、故事):~着雷锋的故事|他的诗文至今被人广为~。
引证解释
⒈流传诵读。引汉王充《论衡·正说》:“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李广田《哀念朱自清先生》:“其中《背影》一篇……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借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⒉谓辗转流传称道。引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第二节:“她的模范事迹在青年中被激情地传诵。”
网络解释
传诵传诵,动词,汉语词汇。①辗转传布诵读(多用于诗词、文章等);②辗转传布称道(多用于名声等)。
综合释义
流传诵读。汉王充《论衡·正说》:“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李广田《哀念朱自清先生》:“其中《背影》一篇……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借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谓辗转流传称道。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第二节:“她的模范事迹在青年中被激情地传诵。”
汉语大词典
(1).流传诵读。汉王充《论衡·正说》:“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李广田《哀念朱自清先生》:“其中《背影》一篇……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借了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2).谓辗转流传称道。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第二节:“她的模范事迹在青年中被激情地传诵。”
国语辞典
辗转传布、诵读或称道。
辞典修订版
辗转传布、诵读或称道。汉.王充《论衡.正说》:「宣帝下太常博士,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红楼梦.第六四回》:「我岂不知闺阁中诗词字迹是轻易往外传诵不得的。自从你说了,我总没拿出园子去。」
辞典简编版
辗转传布、诵读或称道。 【造句】书禁解除后,原本许多禁读的文学作品,一时间人人竞相传诵。
其他解释
传相诵习也。汉、王充《论衡·正说》:「隶写以传诵。」;《宋史·范质传》:「时人传誧,以为劝戒。」
其他释义
1.流传诵读。2.谓辗转流传称道。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传诵造句
1.真正的经典,往往能传诵不绝,脍炙人口。
2.一个迸射火花的身躯,肩挑着一个传诵至今的壮举,明天因你而美丽。
3.雷锋的故事被传诵着。
4.传诵着传奇的你们。
5.他的事迹在家乡传诵一时。
6.这首诗的前两句历来广为人们传诵,因为它道出了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的情感现象。
7.端一碗崇敬,倒进滔滔的江水;饮一杯思念,融进深深的血液;歌一曲悲情,震动广袤的天地;尝一口忠义,咽下千古的传诵。亲爱的朋友,端午节来临,愿我们记忆先人的贤德,保留自己的坚持,创造当下的美好。
8.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
9.文天祥的爱国诗篇感人肺腑,千古传诵
10.没那句子,都是后来人传诵渐渐改变的。
传诵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