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两点论
liǎng diǎn lùn

【拼音】:liǎng diǎn lùn

【注音】:ㄌ一ㄤˇㄉ一ㄢˇㄌㄨㄣˋ

【结构】:两(独体结构)点(上下结构)论(左右结构)

【繁体】:兩點論

字义分解
两点论的解释
词语解释
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全面地、本质地分析、研究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方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非本质、非主流方面。两点论[liǎngdiǎnlùn]⒈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全面地、本质地分析、研究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方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非本质、非主流方面。
引证解释
⒈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全面地、本质地分析、研究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方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非本质、非主流方面。
网络解释
两点论两点论亦称“两分法”。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简明、生动、通俗的说法。1956年4月他在《论十大关系》中说:“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我们党的支部书记,部队的连排长,都晓得在小本本上写着,今天总结经验有两点,一是优点,一是缺点。他们都晓得有两点,为什么我们只提一点?一万年都有两点。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285页)同年11月他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说:“一点论是从古以来就有的,两点论也是从古以来就有的。这就是形而上学跟辩证法。”(同上书,第320页)两点论的客观依据是: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有相互矛盾着的两个侧面,都有自己的两点;正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运用两点论进行宣传要求人们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都要有全面的观点,既看到事物的正面,又看到它的反面;既看到它的现在,又看到它的将来;既看到主流,又看到支流,看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克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形而上学片面性。几十年经验证明,无论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在新闻报道、理论宣传中,坚持两点论,防止一点论,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释义
指辩证法的全面观点,即全面地看问题,分清主次,不但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不但看到事物的现状,也要看到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两点论造句
1.矛盾生成基础论”是对“两点论”的发展,它以新的视角对矛盾双方进行分析。
2.本文将站在辩证的唯物主义“两点论”的角度,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3.这种两点论的划分方法确实有问题,问题恰恰在于掩盖了柏拉图的天才。
4.我心太软接受记者采访时,有几次没有坚持确认后发表,结果登出来后发现,有的根本不是我说过的话,有的是“两点论”变成了歌功颂德的“一点论”。
5.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过程论来评价历史人物。
6.将站在辩证的唯物主义“两点论”的角度,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7.其次,蒙代尔的立场之所以是“经济学家的立场”,在于他是两点论,不是一点论,追求公正持平,不是一边倒。
8.笛卡尔为二元论提出了两点论据。
9.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时,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杜绝片面性。
10.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从两点论的角度看待世界,而不是从一点论的角度看待世界。
两点论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