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宵遁
xiāo dùn

【拼音】:xiāo dùn

【注音】:ㄒ一ㄠㄉㄨㄣˋ

【结构】:宵(上下结构)遁(半包围结构)

字义分解
宵遁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宵遯'。乘夜逃跑。
基础解释
亦作/'宵遯/',见/'宵遁/'。乘夜逃跑。
引证解释
⒈亦作“宵遯”。乘夜逃跑。引《左传·成公十六年》:“王曰;‘天败楚也夫!余不可以待。’乃宵遁。”《周书·齐炀王宪传》:“齐将新蔡王王康德以宪兵至,潜军宵遯。”宋李如篪《东园丛说·杂说·以少败众》:“王权守鐘离,当敌堂堂之衝,所领止三万人。敌军初集,思虑精专,而兵力数十倍,长驱而南下,若震霆。王权安得不焚烧积聚,而为宵遁之计哉?”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夫之乃剺面刺腕,伪伤以出,而匿兄以死告,先君子乃免,夫之亦随宵遯。”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网络解释
宵遁宵遁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乘夜逃跑。
综合释义
亦作“宵遯”。乘夜逃跑。《左传·成公十六年》:“王曰;‘天败楚也夫!余不可以待。’乃宵遁。”《周书·齐炀王宪传》:“齐将新蔡王王康德以宪兵至,潜军宵遯。”宋李如篪《东园丛说·杂说·以少败众》:“王权守鐘离,当敌堂堂之衝,所领止三万人。敌军初集,思虑精专,而兵力数十倍,长驱而南下,若震霆。王权安得不焚烧积聚,而为宵遁之计哉?”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夫之乃剺面刺腕,伪伤以出,而匿兄以死告,先君子乃免,夫之亦随宵遯。”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汉语大词典
亦作“宵遁”。乘夜逃跑。《左传·成公十六年》:“王曰;‘天败楚也夫!余不可以待。’乃宵遁。”《周书·齐炀王宪传》:“齐将新蔡王王康德以宪兵至,潜军宵遁。”宋李如篪《东园丛说·杂说·以少败众》:“王权守钟离,当敌堂堂之冲,所领止三万人。敌军初集,思虑精专,而兵力数十倍,长驱而南下,若震霆。王权安得不焚烧积聚,而为宵遁之计哉?”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夫之乃剺面刺腕,伪伤以出,而匿兄以死告,先君子乃免,夫之亦随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其他释义
1.亦作'宵遯'。2.乘夜逃跑。
宵遁造句
1.梭镖木石成天险,骄敌宵遁指顾间。
2.于是同恶就歼,群酋宵遁,舳舻付于烈火,海水沸腾,戈甲积于高山,氛浸净扫,虽百年侨居之寇,举一旦荡涤靡遗。
3.封疆不守惟宵遁,功罪人云不以寸。
4.公乘辕南济,义形于色,嶷然内湛,视险若夷,摅略运奇,英谟不世,狡寇穷恤,丧旗宵遁,俾我畿甸,拯于将坠。
5.梭镖木石成天险,骄敌宵遁指顾间。[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宵遁造句]
6.封疆不守惟宵遁,功罪人云不以寸。(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宵遁造句)
宵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