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含德
hán dé

【拼音】:hán dé

【注音】:ㄏㄢˊㄉㄜˊ

【结构】:含(上下结构)德(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含德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隐匿意旨,秘不宣旨。怀藏道德。含德[hándé]⒈谓隐匿意旨,秘不宣旨。怀藏道德。
基础解释
1、隐匿意旨,秘不宣旨,2、怀藏道德。
引证解释
⒈谓隐匿意旨,秘不宣旨。引《书·盘庚上》:“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曾运乾正读:“惟汝含德者,汝自匿厥指也。”⒉怀藏道德。引《老子》:“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淮南子·本经训》:“今至人生乱世之中,含德怀道,拘无穷之智,钳口寝説,遂不言而死者众矣,然天下莫知贵其不言也。”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含德之至,莫踰於道;亲己之切,无重於身。”
网络解释
含德含德,汉语词语,读音为hándé,意思是隐匿意旨,秘不宣旨,出自《书·盘庚上》。
综合释义
谓隐匿意旨,秘不宣旨。《书·盘庚上》:“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曾运乾正读:“惟汝含德者,汝自匿厥指也。”怀藏道德。《老子》:“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淮南子·本经训》:“今至人生乱世之中,含德怀道,拘无穷之智,钳口寝説,遂不言而死者众矣,然天下莫知贵其不言也。”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含德之至,莫踰於道;亲己之切,无重於身。”
网友释义
【拼音】:hándé【注音】:ㄏㄢˊㄉㄜˊ(1).谓隐匿意旨,秘不宣旨。《书·盘庚上》:“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曾运乾正读:“惟汝含德者,汝自匿厥指也。”(2).怀藏道德。《老子》:“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淮南子·本经训》:“今至人生乱世之中,含德怀道,拘无穷之智,钳口寝说,遂不言而死者众矣,然天下莫知贵其不言也。”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含德之至,莫逾於道;亲己之切,无重於身。”
汉语大词典
(1).谓隐匿意旨,秘不宣旨。《书·盘庚上》:“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曾运乾正读:“惟汝含德者,汝自匿厥指也。”(2).怀藏道德。《老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淮南子·本经训》:“今至人生乱世之中,含德怀道,拘无穷之智,钳口寝说,遂不言而死者众矣,然天下莫知贵其不言也。”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含德之至,莫踰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
其他释义
1.谓隐匿意旨,秘不宣旨。2.怀藏道德。
含德造句
1.欧琳,一个蕴含德国乃至欧洲物征的厨具品牌,凝聚着欧洲风情和全球智慧。
含德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