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鸟和鸣声。声音和谐。和洽貌;和乐貌。犹雍容,从容大方。雍雍[yōngyōng]⒈鸟和鸣声。⒉声音和谐。⒊和洽貌;和乐貌。⒋犹雍容,从容大方。
引证解释
⒈鸟和鸣声。参见“雝雝”。引《北齐书·高元海传》:“先是童謡云:‘中兴寺内白鳧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鐘。’”⒉声音和谐。引《礼记·少仪》:“鸞和之美,肃肃雍雍。”汉蔡邕《祖饯祝》:“鸞鸣雍雍,四牡彭彭,君既升舆,道路开张。”王闿运《上征赋》:“明执轡而虔恭,铃雍雍而徐动。”⒊和洽貌;和乐貌。引《汉书·王莽传上》:“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宋叶适《北斋》诗之一:“友朋坐雍雍,燕雀鸣草草。”清王韬《变法下》:“在其国内,各事其事,各业其业,雍雍然,其气静謐而专壹,故国易以治。”⒋犹雍容,从容大方。引《太平广记》卷四四引唐薛渔思《河东记》:“既及弱冠,仪形甚都,举止雍雍,可为人表。”茅盾《劫后拾遗》四:“他雍雍然踱到一个壁角的座位去。”
网络解释
雍雍雍雍是汉语词汇,拼音为yōngyōng,指声音和谐。
综合释义
鸟和鸣声。《北齐书·高元海传》:“先是童謡云:‘中兴寺内白鳧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鐘。’”参见“雝雝”。声音和谐。《礼记·少仪》:“鸞和之美,肃肃雍雍。”汉蔡邕《祖饯祝》:“鸞鸣雍雍,四牡彭彭,君既升舆,道路开张。”王闿运《上征赋》:“明执轡而虔恭,铃雍雍而徐动。”和洽貌;和乐貌。《汉书·王莽传上》:“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宋叶适《北斋》诗之一:“友朋坐雍雍,燕雀鸣草草。”清王韬《变法下》:“在其国内,各事其事,各业其业,雍雍然,其气静謐而专壹,故国易以治。”犹雍容,从容大方。《太平广记》卷四四引唐薛渔思《河东记》:“既及弱冠,仪形甚都,举止雍雍,可为人表。”茅盾《劫后拾遗》四:“他雍雍然踱到一个壁角的座位去。”雍雍[yōngyōng]和谐的样子。《礼记.少仪》:「鸾和之美,肃肃雍雍。」唐.孔颖达.正义:「雍雍是和貌。」《文选.潘岳.笙赋》:「雍雍喈喈,若群鶵之从母也。」也作「邕邕」、「雝雝」、「痈痈」。
汉语大词典
(1).鸟和鸣声。《北齐书·高元海传》:“先是童谣云:‘中兴寺内白凫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钟。’”参见“雍雍”。(2).声音和谐。《礼记·少仪》:“鸾和之美,肃肃雍雍。”汉蔡邕《祖饯祝》:“鸾鸣雍雍,四牡彭彭,君既升舆,道路开张。”王闿运《上征赋》:“明执辔而虔恭,铃雍雍而徐动。”(3).和洽貌;和乐貌。《汉书·王莽传上》:“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宋叶适《北斋》诗之一:“友朋坐雍雍,燕雀鸣草草。”清王韬《变法下》:“在其国内,各事其事,各业其业,雍雍然,其气静谧而专壹,故国易以治。”(4).犹雍容,从容大方。《太平广记》卷四四引唐薛渔思《河东记》:“既及弱冠,仪形甚都,举止雍雍,可为人表。”茅盾《劫后拾遗》四:“他雍雍然踱到一个壁角的座位去。”
国语辞典
和谐的样子。《礼记.少仪》:「鸾和之美,肃肃雍雍。」唐.孔颖达.正义:「雍雍是和貌。」《文选.潘岳.笙赋》:「雍雍喈喈,若群鶵之从母也。」也作「邕邕」、「雝雝」、「廱廱」。雍雍[yōngyōng]⒈和谐的样子。唐·孔颖达·正义:「雍雍是和貌。」也作「邕邕」、「雝雝」、「廱廱」。引《礼记·少仪》:「鸾和之美,肃肃雍雍。」《文选·潘岳·笙赋》:「雍雍喈喈,若群鶵之从母也。」英语harmonious,peaceful
辞典修订版
和谐的样子。《礼记.少仪》:「鸾和之美,肃肃雍雍。」唐.孔颖达.正义:「雍雍是和貌。」《文选.潘岳.笙赋》:「雍雍喈喈,若群鶵之从母也。」也作「邕邕」、「雝雝」、「痈痈」。
其他释义
1.鸟和鸣声。2.声音和谐。3.和洽貌;和乐貌。4.犹雍容,从容大方。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