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本柢
běn dǐ

【拼音】:běn dǐ

【注音】:ㄅㄣˇㄉ一ˇ

【结构】:本(独体结构)柢(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本柢的解释
词语解释
本源,根源。基础。本柢[běndǐ]⒈本源,根源。⒉基础。
引证解释
⒈本源,根源。引章炳麟《新方言·自序》:“及其作《恆言録》,沾沾独取史传为徵,亡由知声音文字之本柢。”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诚以人事连绵,深有本柢,如流水之必自原泉,卉木之茁于根茇,倏忽隐见,理之必无。”⒉基础。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形象为本柢。”
网络解释
本柢běndǐ
综合释义
本源,根源。章炳麟《新方言·自序》:“及其作《恆言録》,沾沾独取史传为徵,亡由知声音文字之本柢。”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诚以人事连绵,深有本柢,如流水之必自原泉,卉木之茁于根茇,倏忽隐见,理之必无。”基础。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形象为本柢。”
汉语大词典
(1).本源,根源。章炳麟《新方言·自序》:“及其作《恒言录》,沾沾独取史传为徵,亡由知声音文字之本柢。”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诚以人事连绵,深有本柢,如流水之必自原泉,卉木之茁于根茇,倏忽隐见,理之必无。”(2).基础。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形象为本柢。”
其他释义
1.本源,根源。2.基础。
本柢造句
1.侧惟共和之事,重在自治,而治之良否,则以公民程度为差。故国民教育,实其本柢
本柢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