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池鱼之殃
chí yú zhī yāng

【拼音】:chí yú zhī yāng

【注音】:ㄔˊㄩˊㄓ一ㄤ

【词性】:名词、成语。

【简体】:池鱼之殃

【繁体】:池魚之殃

字义分解
池鱼之殃的解释
词语解释
池鱼之殃chíyúzhīyāng。(1)比喻无端受牵累招致的横祸。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池鱼之殃[chíyúzhīyāng]⒈比喻无端受牵累招致的横祸。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英beimplicatedintrouble;
基础解释
池:护城河。殃:灾祸。指因受牵连而蒙受的灾祸。也作“池鱼之祸”。
引证解释
⒈亦作“池鱼祸”、“池鱼之祸”。引《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説: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高阳《百花洲》一:“这一场官司打下来,程敏政倒是无罪昭雪了,但受池鱼之殃的唐寅,却因为前一年乡试主考梁储的揄扬,曾经拿自己的文稿去请教过程敏政,被当作一次罪名而黜为‘吏’。”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下:“张无尽尝作一表云:‘鲁酒薄而邯郸围,城门火而池鱼祸。’上句出《庄子》,下句不知所出,以意推之,当是城门失火,以池水救之,池竭而鱼死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是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综合释义
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王仁东也觉得军机全班尽撤,未免过分,连带使翁同酥受~,内心更为不安。◎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网友释义
池鱼之殃,成语殃及池鱼的变体用法。比喻因受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出处:《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汉语大词典
《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喻恶之滋,并伤良谨也。”后以“池鱼之殃”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灾祸。《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高阳《百花洲》一:“这一场官司打下来,程敏政倒是无罪昭雪了,但受池鱼之殃的唐寅,却因为前一年乡试主考梁储的揄扬,曾经拿自己的文稿去请教过程敏政,被当作一次罪名而黜为‘吏’。”亦作“池鱼祸”、“池鱼之祸”。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下:“张无尽尝作一表云:‘鲁酒薄而邯郸围,城门火而池鱼祸。’上句出《庄子》,下句不知所出,以意推之,当是城门失火,以池水救之,池竭而鱼死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是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国语辞典
春秋时,宋司马桓有宝珠,后因畏罪出亡,故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干池水,但寻珠不著,而池鱼却因此而亡。典出《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一说为春秋时,宋人名池中鱼者,居近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一说为宋城门失火,众人汲干池水灌救,致使池干鱼死。俱见《太平御览.卷九三五.鳞介部.鱼上引风俗通》。后比喻无辜却受牵累而遭祸。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也作「池鱼之祸」。池鱼之殃[chíyúzhīyāng]⒈春秋时,宋司马桓有宝珠,后因畏罪出亡,故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干池水,但寻珠不著,而池鱼却因此而亡。典出也作「池鱼之祸」。引《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一说为春秋时,宋人名池中鱼者,居近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一说为宋城门失火,众人汲干池水灌救,致使池干鱼死。俱见《太平御览·卷九三五·鳞介部·鱼上引风俗通》。后比喻无辜却受牵累而遭祸。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近无妄之灾成语解释池鱼之殃
辞典修订版
春秋时,宋司马桓有宝珠,后因畏罪出亡,故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寻珠不着,而池鱼却因此而亡。典出《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一说为春秋时,宋人名池中鱼者,居近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一说为宋城门失火,众人汲乾池水灌救,致使池乾鱼死。俱见《太平御览.卷九三五.鳞介部.鱼上引风俗通》。后比喻无辜却受牵累而遭祸。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也作「池鱼之祸」。
辞典简编版
春秋时,宋国司马桓有宝珠,后因畏罪逃亡,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寻珠不着,而池中的鱼却因此死亡。后比喻无辜却受牵累而遭祸。典出《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 【造句】在路上若遇有人打架,千万别去凑热闹,以免遭池鱼之殃。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春秋时,宋司马桓有宝珠,后因畏罪出亡,故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寻珠不着,而池鱼却因此而亡。典出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一说为春秋时,宋人名池中鱼者,居近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一说为宋城门失火,众人汲乾池水灌救,致使池乾鱼死。俱见太平御览˙卷九三五˙鳞介部˙鱼上引风俗通。后比喻无辜却受牵累而遭祸。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亦作池鱼之祸。
其他释义
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出处
《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近反义词
池鱼之殃造句
1.两大工业企业争斗之下,小公司遭受池鱼之殃
2.匈牙利和波兰等国的货币大幅下挫,不过,倘若苦盼贷款东欧国家最终未能如愿,那么恐怕欧元也难逃池鱼之殃
3.很好,但是我在亚特拉大的一次交通阻塞中遭受池鱼之殃
4.放射线治疗的范围较过去集中,也避免了心、肺等正常组织遭池鱼之殃。 
5.年轻孩子不但好奇心强,模仿得也很快,若是涉足是非地,轻者遭池鱼之殃,重者恐怕就会同流合污,再也无法全身而退了。
6.尽管有这样的先见之明,但仍然不足以令其免遭池鱼之殃
7.两大工业企业争斗之下,小公司遭受池鱼之殃.
8.年轻孩子不但好奇心强,模仿得也很快,若是涉足是非地,轻者遭池鱼之殃,重者恐怕就会同流合污,再也无法全身而退了。[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9.尽管有这样的先见之明,但仍然不足以令其免遭池鱼之殃。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
10.王仁东也觉得军机全班尽撤,未免过分,连带使翁同酥受池鱼之殃,内心更为不安。◎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池鱼之殃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