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标举
biāo jǔ

【拼音】:biāo jǔ

【注音】:ㄅ一ㄠㄐㄨˇ

【结构】:标(左右结构)举(上下结构)

【简体】:标举

【繁体】:標舉

字义分解
标举的解释
词语解释
揭示,标明。高超;超逸。炫耀;赞扬。标举[biāojǔ]⒈揭示,标明。高超;超逸。炫耀;赞扬。
引证解释
⒈揭示,标明。引《淮南子·要略》:“人间者,所以观祸福之变,察利害之反,钻脉得失之跡,标举终始之坛也。”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史记》:“范蔚宗、沉休文之徒撰史者,详论之外,别为一首,华文丽句,标举得失,谓之为‘赞。’”清魏源《庸易通义》:“予故广李氏之义,於《中庸》之通《易》者,标举数章於后。”郭沫若《集外·国防、污池、炼狱》:“在初‘国防文学’这个新的旗号标举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有点异样。”⒉高超;超逸。引《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王雅宜﹞仪状标举,神候鲜令。”清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苏李《十九首》后,五言最胜……少陵才力标举,纵横挥霍,诗品又一变矣。”⒊炫耀;赞扬。引唐刘知几《史通·曲笔》:“魏收以元氏出於边裔,见侮诸华,遂高自标举,比桑乾於姬汉之国。”宋苏舜钦《杜谊孝子传》:“不若古之士大夫,闻一善则称道而标举之,使为善者不怠,下流耸激而慕向,有所信而取正焉。”
网络解释
标举标举,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揭示,标明。《淮南子·要略》:“人间者,所以观祸福之变,察利害之反,钻脉得失之跡,标举终始之坛也。”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史记》:“范蔚宗、沉休文之徒撰史者,详论之外,别为一首,华文丽句,标举得失,谓之为‘赞。’”清魏源《庸易通义》:“予故广李氏之义,於《中庸》之通《易》者,标举数章於后。”郭沫若《集外·国防、污池、炼狱》:“在初‘国防文学’这个新的旗号标举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有点异样。”高超;超逸。《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王雅宜﹞仪状标举,神候鲜令。”清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苏李《十九首》后,五言最胜……少陵才力标举,纵横挥霍,诗品又一变矣。”炫耀;赞扬。唐刘知几《史通·曲笔》:“魏收以元氏出於边裔,见侮诸华,遂高自标举,比桑乾於姬汉之国。”宋苏舜钦《杜谊孝子传》:“不若古之士大夫,闻一善则称道而标举之,使为善者不怠,下流耸激而慕向,有所信而取正焉。”标举[biāojǔ]揭示、列举。《淮南子.要略》:「人间者,所以观祸福之变,察利害之反,钻脉得失之迹,标举终始之坛也。」高出、高超。《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标举[biāojǔ]揭示、列举。 【造句】这项计划的利弊得失应该详细标举,以供上级参考。
汉语大词典
(1).揭示,标明。《淮南子·要略》:“人间者,所以观祸福之变,察利害之反,钻脉得失之迹,标举终始之坛也。”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史记》:“范蔚宗、沈休文之徒撰史者,详论之外,别为一首,华文丽句,标举得失,谓之为‘赞。’”清魏源《庸易通义》:“予故广李氏之义,于《中庸》之通《易》者,标举数章于后。”郭沫若《集外·国防、污池、炼狱》:“在初‘国防文学’这个新的旗号标举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有点异样。”(2).高超;超逸。《宋书·谢灵运传论》:“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王雅宜﹞仪状标举,神候鲜令。”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苏李《十九首》后,五言最胜……少陵才力标举,纵横挥霍,诗品又一变矣。”(3).炫耀;赞扬。唐刘知几《史通·曲笔》:“魏收以元氏出于边裔,见侮诸华,遂高自标举,比桑乾于姬汉之国。”宋苏舜钦《杜谊孝子传》:“不若古之士大夫,闻一善则称道而标举之,使为善者不怠,下流耸激而慕向,有所信而取正焉。”
国语辞典
揭示、列举。标举[biāojǔ]⒈揭示、列举。引《淮南子·要略》:「人间者,所以观祸福之变,察利害之反,钻脉得失之迹,标举终始之坛也。」⒉高出、高超。引《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辞典修订版
揭示、列举。《淮南子.要略》:「人间者,所以观祸福之变,察利害之反,钻脉得失之迹,标举终始之坛也。」高出、高超。《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辞典简编版
揭示、列举。 【造句】这项计划的利弊得失应该详细标举,以供上级参考。
其他释义
揭示;表明:标举厉害得失。
标举造句
1.庄子标举的“流光其声”境界,既是他意想中宇宙人生的完美表征,亦可视为对未来整个美学时代诗意的期盼和预言。
2.他将模仿说贬为复制现实和无创造性,提倡文学的内向化,标举“心灵之诗”。
3.他崇尚自然,标举童心,认为只有童年的天真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
4.我常感到,最理想的著述应当是文献学与文艺学的高度结合,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亦即考据、义理均详且精,再加以文辞优美,即清儒所标举之高境。
5.他标举的“化境”说作为其翻译思想的集大成,在中国译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由于与校勘、考释相关内容的范围颇为广泛,故只能以几个重点,标举条例来加以讨论。
7.范伯子在晚清诗学发展图谱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被标举为桐城诗派的拓展光大者,且屡屡被援引为宗宋诗派的一面旗帜。
8.标举自然与清丽,强调性情本体的恰当形式化,是刘勰诗学观的重要美学命题。
9.它与王士祯标举的“神韵”之美大异其趣。
10.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本稿在讨论包公故事中的法律问题时,首先标举“罪与罚”这个题目。
标举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