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羽书
yǔ shū

【拼音】:yǔ shū

【注音】:ㄩˇㄕㄨ

【结构】:羽(左右结构)书(独体结构)

【简体】:羽书

【繁体】:羽書

字义分解
羽书的解释
词语解释
羽书yǔshū。(1)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羽书[yǔshū]⒈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英letterswithfeatherwhichshouldbedeliveredquickly;
基础解释
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引证解释
⒈犹羽檄。引汉陆贾《楚汉春秋》:“黥布反,羽书至,上大怒。”《后汉书·西羌传论》:“伤败踵係,羽书日闻。”李贤注:“羽书即檄书也。”《文选·虞羲<咏霍将军北伐>》:“羽书时断絶,刁斗昼夜惊。”张铣注:“羽书,徵兵檄也。”唐高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清钮琇《觚賸·圆圆》:“烽火羽书,相望於道。”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敌后三战场,驰骋羽书疾。”亦称“羽毛书”。唐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⒉指书信。
网络解释
羽书羽书,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一下〈高帝纪下〉。即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综合释义
犹羽檄。汉陆贾《楚汉春秋》:“黥布反,羽书至,上大怒。”《后汉书·西羌传论》:“伤败踵係,羽书日闻。”李贤注:“羽书即檄书也。”《文选·虞羲<咏霍将军北伐>》:“羽书时断絶,刁斗昼夜惊。”张铣注:“羽书,徵兵檄也。”唐高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清钮琇《觚賸·圆圆》:“烽火羽书,相望於道。”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敌后三战场,驰骋羽书疾。”亦称“羽毛书”。唐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指书信。羽书[yǔshū]古代军中紧急的文书。古时徵兵、徵召的文书,上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每闻羽书告急之声,心灼内热,四体惊竦。」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出》:「隔江云阵列,连夜羽书飞。」也称为「羽毛书」、「羽檄」。
汉语大词典
(1).犹羽檄。汉陆贾《楚汉春秋》:“黥布反,羽书至,上大怒。”《后汉书·西羌传论》:“伤败踵系,羽书日闻。”李贤注:“羽书即檄书也。”《文选·虞羲〈咏霍将军北伐〉》:“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张铣注:“羽书,徵兵檄也。”唐高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清钮琇《觚剩·圆圆》:“烽火羽书,相望于道。”陈毅《过太行山书怀》诗:“敌后三战场,驰骋羽书疾。”亦称“羽毛书”。唐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2).指书信。
国语辞典
古代军中紧急的文书。古时征兵、征召的文书,上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羽书[yǔshū]⒈古代军中紧急的文书。古时征兵、征召的文书,上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引《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每闻羽书告急之声,心灼内热,四体惊竦。」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出》:「隔江云阵列,连夜羽书飞。」近军书羽檄
辞典修订版
古代军中紧急的文书。古时徵兵、徵召的文书,上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每闻羽书告急之声,心灼内热,四体惊竦。」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出》:「隔江云阵列,连夜羽书飞。」也称为「羽毛书」、「羽檄」。
其他释义
古代军事文书。因插有羽毛表示紧急、必须速递,故称:校尉羽书飞瀚海。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羽书造句
1.答关羽书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2.墙壁前竖立一张木桌,上面摆放着文房四宝,先前是为秦羽书准备的,只是他不曾下笔落墨,笔被搁置在那儿,笔尖墨犹浓。
3.陈司马甚辩有口,颇谙疆事,羽书狎至,裁答如流,案无留牍,后人莫之及。
4.以前时候,都是秦羽书替陈三郎担保的,今年也不会有问题。
5.羽书飞先是自报姓名,准备跟白发老头解释自己蒙他孙女相救,才会在这里。
6.第四民基真君,执雷环;第五小游真君,执戟;第六大游真君,执戈矛;第七天乙真君,执金枪;第八地乙真君,仗金刃;第九直符真君,执羽书;第十太乙真君,执羽书
7.三郎,羽书修了一封书信给我,说你目无尊长,屡屡冒犯于他,甚至做出忘恩负义之举,可有此事?
8.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之逐。
9.看样子,是何维扬做东请客,客人除了秦羽书外,还有两名身穿儒衫,头戴方巾的年轻士子,应该是南阳学院的学员。
10.萧笙自昨日回来,与何琴告退了风清子后,便去了离殿拜见丁三木,也将自己要带羽书二人出谷的事情告知了丁三木和离殿众弟子。
羽书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