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时宜
shí yí

【拼音】:shí yí

【注音】:ㄕˊ一ˊ

【结构】:时(左右结构)宜(上下结构)

【简体】:时宜

【繁体】:時宜

字义分解
时宜的解释
词语解释
时宜shíyí。(1)当时的需要或潮流。时宜[shíyí]⒈当时的需要或潮流。例不合时宜。英appropriatetotheoccasion;
基础解释
当时的需要或潮流:不合~。
引证解释
⒈当时的需要或风尚。引《汉书·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后序》:“考《説文》,採《玉篇》,倣《字样》,酌时宜而手书之。”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三:“无疑地,这项要求是适合时宜的。”
网络解释
时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女,1931年生于北京。1949-1951年预科师从董希文先生学习素描。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1956年进该院苏联教授尼·克林霍夫主持的雕塑研究班学习,195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雕塑创作。1986年赴爱尔兰、伦敦、巴黎等地进行学术交流。曾任北京雕研所副主任、首都雕塑规划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学会及女美术家协会会员。
释义
当时的需要或风尚。
综合释义
当时的需要或风尚。《汉书·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后序》:“考《説文》,採《玉篇》,倣《字样》,酌时宜而手书之。”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三:“无疑地,这项要求是适合时宜的。”
汉语大词典
当时的需要或风尚。《汉书·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后序》:“考《说文》,采《玉篇》,仿《字样》,酌时宜而手书之。”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三:“无疑地,这项要求是适合时宜的。”
国语辞典
当时的需要。时宜[shíyí]⒈当时的需要。引《汉书·卷一一·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背古,不合时宜。」《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后来还亏了一位文案老爷,广有才学,通达时宜,居然能领略制台的意思,分开众人。」
辞典修订版
当时的需要。《汉书.卷一一.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背古,不合时宜。」《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后来还亏了一位文案老爷,广有才学,通达时宜,居然能领略制台的意思,分开众人。」
辞典简编版
当前的需要或潮流。 【造句】此种陋规早已不合时宜,为何不革除?
其他释义
1.当时的需要或风尚。
时宜造句
1.适合时宜的小赠品抵得上一件隆重的礼物。
2.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传统中逆来顺受的观念已经不合时宜
3.他是一个不合时宜、不得其所的人。
4.要求现代妇女遵守三从四德,难免引来不合时宜之讥。
5.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为了表演节目,小刘穿上了一套不合时宜的服装。
6.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泛铜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7.为了纠正社会不良风气而提倡复古运动,这样做是不合时宜的。
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用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9.中国古代的教育方法,有不少东西值得借鉴,但如不加分析地照搬,那就不合时宜了。
10.当然,丞相所倡导的任贤顺民的主张也不能说完全错,但远水不解近渴,不合时宜!
时宜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