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乌蒙
wū méng

【拼音】:wū méng

【注音】:ㄨㄇㄥˊ

【结构】:乌(独体结构)蒙(上下结构)

【繁体】:烏蒙

字义分解
乌蒙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古少数民族。居住在今云南省昭通县一带。2.山名。在云南省禄劝县东北。云岭的分支,其脉东北延,入贵州省为七里山,总称为乌蒙山脉。乌蒙[wūméng]⒈古少数民族。居住在今云南省昭通县一带。⒉山名。在云南省禄劝县东北。云岭的分支,其脉东北延,入贵州省为七里山,总称为乌蒙山脉。
引证解释
⒈古少数民族。居住在今云南省昭通县一带。元陈旅《题蒙泉吏隐图》诗:“世皇昔日收云南,鲸鯢伾伾手所戡。引乌蒙乌撒腹心地,不有军府谁其监?”清师范《滇繫·疆域·昭通府》:“唐乌蛮仲由牟之裔阿统迁此。传至十一世孙乌蒙强盛,号乌蒙部。宋时封阿杓为乌蒙王。”⒉山名。在云南省禄劝县东北。云岭的分支,其脉东北延,入贵州省为七里山,总称为乌蒙山脉。参阅《嘉庆一统志·武定州·山川》。引毛泽东《长征》诗:“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综合释义
古少数民族。居住在今云南省昭通县一带。元陈旅《题蒙泉吏隐图》诗:“世皇昔日收云南,鲸鯢伾伾手所戡。乌蒙乌撒腹心地,不有军府谁其监?”清师范《滇繫·疆域·昭通府》:“唐乌蛮仲由牟之裔阿统迁此。传至十一世孙乌蒙强盛,号乌蒙部。宋时封阿杓为乌蒙王。”山名。在云南省禄劝县东北。云岭的分支,其脉东北延,入贵州省为七里山,总称为乌蒙山脉。毛泽东《长征》诗:“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参阅《嘉庆一统志·武定州·山川》。
汉语大词典
(1).古少数民族。居住在今云南省昭通县一带。元陈旅《题蒙泉吏隐图》诗:“世皇昔日收云南,鲸鲵伾伾手所戡。乌蒙乌撒腹心地,不有军府谁其监?”清师范《滇系·疆域·昭通府》:“唐乌蛮仲由牟之裔阿统迁此。传至十一世孙乌蒙强盛,号乌蒙部。宋时封阿杓为乌蒙王。”(2).山名。在云南省禄劝县东北。云岭的分支,其脉东北延,入贵州省为七里山,总称为乌蒙山脉。毛泽东《长征》诗:“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参阅《嘉庆一统志·武定州·山川》。
乌蒙造句
1.乌蒙山区属古热带北缘,是海陆变迁的海岸线,生物演化至今,造就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2.昨日势必难重现,今日乌蒙一片天,来日若是堕不归,此生漠漠向昏黑。压力催人人自悲,空山无路路自开。天高路远踌躇志,青云埋下任鸟飞。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4.乌蒙山自古以来是彝族的聚居地。其磅礴天下的气势,孕育和催生了独具特色的乌蒙文化。
5.撑开伞的彩色反衬着乌蒙蒙的天空。
6.乌蒙山,炎武大陆西南有名的魔兽山脉,山林里魔兽众多,各种奇珍异草遍地都是,每年进山打猎采药的人也是数。
7.轿子雪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境东北角乌蒙乡,属于乌蒙山系拱王山脉余脉,“一峰天作柱”的轿子雪山,在深切幽遂的金沙江峡谷中奇峰突起,直指云霄。
8.这里地处滇东北乌蒙山区,乌蒙山余脉蜿蜒北来,经果珠,芒部,山脉趋于平缓,且喀斯特地貌发育,磅礴千里的乌蒙山收敛了几分霸气,多了几分灵秀。
9.乌蒙山中,三个黑点在白茫茫的雪原中缓缓移动着。
10.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澎湃走泥丸。
乌蒙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