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不可知论
bù kě zhī lùn

【拼音】:bù kě zhī lùn

【注音】:ㄅㄨˋㄎㄜˇㄓㄌㄨㄣˋ

【词性】:名词。

【简体】:不可知论

【繁体】:不可知論

字义分解
不可知论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一种唯心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之外的世界是无法认识的。不可知论[bùkězhīlùn]⒈否认人类能够认识或能够彻底认识世界的哲学学说。同“可知论”相对。主张人的认识不超出感觉和经验,不承认在感觉和经验以外有确实可靠的东西存在。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
引证解释
⒈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或事物的本质是不可知的。它不承认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将尚未认识之物,不断转化为已被认识之物。
网络解释
不可知论它与可知论相对,是一种哲学的认识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客观规律,排除社会实践的作用,可世界是客观统一的,未经实践即进行先验判断即自我否定。最初由英国生物学家T.H.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人的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许多流派从不可知论出发对科学真理的客观性予以否定,排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排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
综合释义
一种唯心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之外的世界是无法认识的。否认人类能够认识或能够彻底认识世界的哲学学说。主张人的认识不超出感觉和经验,不承认在感觉和经验以外有确实可靠的东西存在。
国语辞典
不可知论[bùkězhīlùn]⒈一种唯心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之外的世界是无法认识的。
其他释义
否认人类能够认识或能够彻底认识世界的哲学学说。同“可知论”相对。主张人的认识不超出感觉和经验,不承认在感觉和经验以外有确实可靠的东西存在。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
不可知论造句
1.谭嗣同由于相对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强调感官的局限而陷入不可知论,严复则由于感觉主义和推崇经验、实证而走向不可知论
2.把一个灯泡转进灯座,需要多少位不可知论者呢?
3.一位都不用不可知论者质疑到底灯泡是否存在。
4.瓦萨里惊恐地说他若非无神论者,就是不可知论者。
5.佛教产生自印度,这是惟一的不可知论的世界宗教。
6.不可知论者通常介于有神论与无神论之间的那部分人。
7.是自然主义、人文主义、不可知论、无神论等的基础。
8.郭象的认识论历来被视为神秘主义的不可知论,原因在于他主张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的“冥而忘迹”论。
9.全球家长教师协会中生二胎的菲利斯母亲们,她们在床上是否在以不可知论者和不信教者不曾体验的方式享受着愉悦?
10.不可知论指相信上帝、神、回等现象是不可被认知的。
不可知论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