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开阐
kāi chǎn

【拼音】:kāi chǎn

【注音】:ㄎㄞㄔㄢˇ

【结构】:开(独体结构)阐(半包围结构)

【繁体】:開闡

字义分解
开阐的解释
词语解释
1.犹开辟;发展。2.广为开设。3.发挥阐述。开阐[kāichǎn]⒈犹开辟;发展。⒉广为开设。⒊发挥阐述。
基础解释
犹开辟;发展。广为开设。发挥阐述。
引证解释
⒈犹开辟;发展。引《宋书·礼志一》:“又南出道狭,未议开阐,遂於东南巳地创立丘坛。”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庄严国界,建立道场,广行利益,开阐佛事。”元德异《<坛经>序》:“﹝可大师﹞受衣绍祖,开阐正宗,三传而至黄梅。”⒉广为开设。引唐独孤及《代百官贺芝草表》:“开阐学校,尊教劝德。”元杨暹《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二出:“我佛座下弟子四人……送你到于东土,开阐戒坛,大兴妙法。”⒊发挥阐述。引唐杨炯《<王勃集>序》:“揣摩三古,开阐八风。”宋曾巩《<王深父文集>序》:“文集二十卷,其辞反復辨达,有所开阐。”清方苞《书<陈氏集说补正>后》:“先生於诸经多开阐,兹其仅存者耳。”
网络解释
开阐开阐,汉语词汇。
释义
犹开辟;发展,广为开设,发挥阐述。
综合释义
犹开辟;发展。《宋书·礼志一》:“又南出道狭,未议开阐,遂於东南巳地创立丘坛。”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庄严国界,建立道场,广行利益,开阐佛事。”元德异《<坛经>序》:“﹝可大师﹞受衣绍祖,开阐正宗,三传而至黄梅。”广为开设。唐独孤及《代百官贺芝草表》:“开阐学校,尊教劝德。”元杨暹《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二出:“我佛座下弟子四人……送你到于东土,开阐戒坛,大兴妙法。”发挥阐述。唐杨炯《<王勃集>序》:“揣摩三古,开阐八风。”宋曾巩《<王深父文集>序》:“文集二十卷,其辞反復辨达,有所开阐。”清方苞《书<陈氏集说补正>后》:“先生於诸经多开阐,兹其仅存者耳。”
汉语大词典
(1).犹开辟;发展。《宋书·礼志一》:“又南出道狭,未议开阐,遂于东南巳地创立丘坛。”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庄严国界,建立道场,广行利益,开阐佛事。”元德异《〈坛经〉序》:“﹝可大师﹞受衣绍祖,开阐正宗,三传而至黄梅。”(2).广为开设。唐独孤及《代百官贺芝草表》:“开阐学校,尊教劝德。”元杨暹《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二出:“我佛座下弟子四人……送你到于东土,开阐戒坛,大兴妙法。”(3).发挥阐述。唐杨炯《〈王勃集〉序》:“揣摩三古,开阐八风。”宋曾巩《〈王深父文集〉序》:“文集二十卷,其辞反复辨达,有所开阐。”清方苞《书〈陈氏集说补正〉后》:“先生于诸经多开阐,兹其仅存者耳。”
开阐造句
1.如果邓敢于坚持公开阐明自己政见,则毛也可用邓,但必有条件,毛也决意不用邓,则没有邓的后来,中国历史将另样。
开阐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